關鍵詞 |
崇文銷售娜塔櫟小苗,朝陽娜塔櫟小苗,娜塔櫟小苗規格,塘沽新款娜塔櫟小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2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圓錐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娜塔櫟小苗如何種植?
1、播種
娜塔櫟種子播種后需要經過半個月到20天左右的時間進行培育,環境溫度控制在15℃左右有助于種子出芽。娜塔櫟幼苗生長到15厘米的時候,就可以增施葉面肥,促進小苗快速長大。
2、養護
娜塔櫟幼苗養護的時候注意施肥和澆水,幼苗期只澆水不用施肥,等到幼苗長到15厘米的時候再進行施肥,葉面肥為主。
3、修剪
修剪后的娜塔櫟要及時種植,避免暴露導致水分蒸發,下坑時要輕放,隨后根據樹冠形狀調整好朝向,以觀賞效果。
娜塔櫟定植后,連續澆灌三次水,次澆水在定植后24h內,水量滲坑土下30cm即可,主要目的是通過澆水使土壤縫隙填實,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同時應檢查有無樹身倒歪并及時扶正;第二次澆水在次3d后開始,水量應與次相當;第三次在第二次澆水7d后開始,此次要澆透澆足,要水量能滲透到全坑土壤和坑周圍土壤內。如果栽植處比較空曠的位置,容易受到大風的襲擾,因此對所有的樹體都進行了支撐固定。
娜塔櫟養護管理
(1)種植中的養護。娜塔櫟定植后,連續澆灌三次水,次澆水在定植后24h內,水量滲坑土下30cm即可,主要目的是通過澆水使土壤縫隙填實,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同時應檢查有無樹身倒歪并及時扶正;第二次澆水在次3d后開始,水量應與次相當;第三次在第二次澆水7d后開始,此次要澆透澆足,要水量能滲透到全坑土壤和坑周圍土壤內。如果容易受到大風的襲擾的話,還需對所有的樹體都進行了支撐固定。
(2)夏季的養護。如果種植的娜塔櫟在個夏天遇到了高溫干旱天氣,整個夏天幾乎沒有下雨,高時室外溫度達到45°以上,娜塔櫟種植在人行道上,樹穴四周都是混凝土層,透氣性差,混凝土調節氣溫能力差,樹穴周圍地表溫度比綠化地高5°以上,道板磚傍晚退溫慢,中午升溫快,中午樹穴的溫度遠遠娜塔櫟能承受的溫度,形式很嚴峻。為了娜塔櫟的成活率,澆水采取早上8點半前澆完或者晚上6點以后開始澆,樹穴及樹穴周圍的地面采用草包鋪地,草包隔2~3h澆一次水,用來降低地面溫度保護娜塔櫟的根系。
(3)冬季的養護。如果冬季還是比較寒冷的,娜塔櫟種植的個冬季采用的樹穴復土法來保溫,即在種植好的樹穴上復50cm厚土層,再在土層上覆蓋薄膜,增加抗凍系數。來年春天揭掉薄膜,扒掉復的土層。
(4)病蟲害預防。娜塔櫟的常見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早烘病。白粉病出現的現象,多在九月到十月份發生,褐斑病,在多濕多風的年份發生,病重時娜塔櫟葉焦枯;娜塔櫟常見蟲害有肖黃掌舟蛾,黃二星舟蛾等。
“秋來更有風光在,滿目金黃又紫紅”便是屬于娜塔櫟的真實寫照了。每年11月初開始變紅,第二年2月落葉,適應性強,和柳葉櫟一樣,都是優良的行道樹種選擇對象。
橡子也是寶,據資料顯示,橡樹的果實富含淀粉,去掉單寧后的淀粉可加工成豆腐、面粉、粉絲等各種食品,橡子還可制酒,如今用橡子淀粉加工燃料乙醇的生產工藝已經成熟,這可能使橡樹在能源用途方面更上一個新臺階。甚至櫟樹葉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十分豐富,嫩櫟葉不僅是喂養柞蠶的好食料,也可用于生產飼料或者飼料添加劑。
娜塔櫟的種植要求
娜塔櫟喜排水良好的沙性、酸性或微堿性土壤,適宜年平均10℃~16℃,耐寒溫度低可達-30℃;耐水濕性、抗旱性也。土壤主要為黃泥土,呈中性或弱堿性,比較適宜娜塔櫟生長。
娜塔櫟的種植技術
1、場地清理
認真處理工地內的建筑垃圾,如礫石、雜草等,并保持干凈整潔。
2、挖種植穴
挖穴的時候,應在不影響瀝青路和人行道基層的情況下盡量挖大一點,同時,開挖的深度要考慮換土層的深度在內,即土球的深度加上換土層的深度。另外,由于娜塔櫟雖然耐水濕性很強,但喜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因此,在挖種植穴的過程中,還應加大深度,并且樹穴底部應大于口部,再在底部用鋼釬打入深孔,填入珍珠巖,底層再鋪設排水層,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
3、基層處理
由于混凝土為堿性,對娜塔櫟的生長不利,灰土里面也含有石灰,遇水后會產生高溫,會燙傷甚至燙死樹根系,對此,本工程前期組織了一次對樹穴里混凝土和石灰的清理,并嚴格檢查清理結果,然后再回填適合娜塔櫟生長的種植土。土層高度先回填致土球高度下5cm,并在樹穴邊上堆一些余土,以便種植好樹后的回填使用。
4、種植換土
由于娜塔櫟的生長喜酸性或微堿性土壤,而本工程中的土壤經過檢測為弱堿性,娜塔櫟可以生長,但是,為了娜塔櫟的成活率,本工程除了對種植穴中鹽堿雜質清理外,還在種植土壤進行了更換,并增施了適量的改良劑和底肥,以調節適宜娜塔櫟佳的土壤酸堿度,同時還可以消滅地下蟲害并預防根腐病的發生。
全國娜塔櫟小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