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遼寧品種菊,品種菊批發(fā),深圳品種菊,品種菊基地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 5-15公分,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頭狀花序單生或數(shù)個集生于莖枝,直徑 2.5-20厘米,大小不一,單個或數(shù)個集生于莖枝;因品種不同,差別很大。總苞片多層,外層綠色,條形,邊緣膜質,外面被柔毛;舌狀花白色、紅色、紫色或黃色。花色則有紅、黃、白、橙、紫、粉紅、暗紅等各色,培育的品種極多,頭狀花序多變化,形色各異,形狀因品種而有單瓣、平瓣、匙瓣等多種類型,當中為管狀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狀花;花期 9-11月。雄蕊、雌蕊和果實多不發(fā)育。
菊花為多年生宿根亞灌木。繁殖苗的莖,分為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地上莖高0.2-2米,多分枝。幼莖色嫩綠或帶褐色,被灰色柔毛或絨毛。花后莖大都枯死。次年春季由地下莖發(fā)生孽芽。 菊花葉系單葉互生,葉柄長1-2厘米,柄下兩側有托葉或退化,葉卵形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葉的形態(tài)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 菊花的花(頭狀花序),生于枝頂,徑約2-30厘米,花序外由綠色范片構成花苞。
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的人工雜交和隨機的自然選擇都可以同時出現(xiàn)或交替發(fā)生。但是,去劣擇優(yōu)的人工選擇過程,卻永遠起著主導作用。菊花染色體極其有限。僅記錄到菊花是6倍體,2n=54。菊花新品種產(chǎn)生的另一個可能的途徑是體細胞的突變(芽變),用固定芽變的辦法來獲得新品種。
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開花。喜陽光,忌蔭蔽,較耐旱,怕澇。喜溫暖濕潤氣候,但亦能耐寒,嚴冬季節(jié)根莖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經(jīng)受微霜,但幼苗生長和分枝孕蕾期需較高的氣溫。適生長溫度為20℃左右。菊花的適應性很強,喜涼,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高32℃,低10℃,地下根莖耐低溫極限一般為一10℃。
菊花遍布中國各城鎮(zhèn)與農(nóng)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島、天津、開封、武漢、成都、長沙、湘潭、西安、沈陽、廣州、中山市小欖鎮(zhèn)等為盛。 8世紀前后,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被推崇為日本的圖樣。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菊花依栽培方式可分為盆栽菊、地被燙、切花菊、造型菊(藝菊)四大類。本菊(品種菊、標本菊):用大菊培育,每盆一株,著花一朵,單株秀。能充分體現(xiàn)品種的特征特性,除供觀賞外,可作品種鑒定,故又名品種菊或標本菊。多本菊(多頭菊、多頭品種菊):用大花培育,每盆一株多本,著花數(shù)朵至數(shù)十余。供庭園、會場等陳列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