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李子樹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地被 |
結果年限 |
2年 |
樹苗年限 |
2年 |
級別 |
良種 |
李子屬于那種掛果快的水果,一般結果會在3年左右。以1年苗為例,一般定植期可在秋季至來年春季定植,若要苗木樹勢較強,建議秋季栽植。此時栽植的幼苗能迅速修復根部,長出新根,來年春天施肥的話對樹勢有利。這樣一來,秋天定植的一年苗的成活率就會比春季定植的一年成活率要高,即使不成活率也要高。秋季定植的1年苗一般可掛果2年。以1年苗為例,秋季栽種的幼苗,一般需要3-4年才能豐收。假如枝梢在春天需要4年的定植,豐收年數一般在15至20年左右。在南半球,李子苗秋季落葉后才種上好,這樣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長,也能讓傷根、斷根的恢復更快,如果是在北方種,好是在春天種上,這樣這個時候才不會凍死,春天種上,成活率更高。由于李子苗種植十分簡單,因其自身適應范圍廣,栽植成活率高,不怕旱、不怕寒,但也怕澇,種植時盡量栽種在排水良好的地方,也可以先挖一條排水溝,為了提高成活率可沾一點生根劑,將幼苗根系放入坑中,疏通根系,再用細土回填,穩實,注意檢查根是否全部埋入地下,如果有根系外露,及時用途掩埋,定根水,種植后一定要澆足,幼苗可在施肥中存活很久,如不掌握好,就好死苗。種植李子苗的株行距建議2mx4m,這樣便于管理,保持李子苗通風透光,李子苗是一種喜光植物,要其陽光充足。
李子苗是落葉樹,好的種植時間段是在落葉后、發芽前。這段時間李子苗處于休眠期,種植的成活率更高。以南北地域來看,南方地區好是在秋季種植,秋季是李子苗根系生長的高峰期,種植李子苗還能夠長出新根,第二年李子苗可以直接長樹,李子苗長勢更旺。在北方地區得開春后種植,北方地區冬季溫度過低,若是冬季種植李子苗,可能會發生凍害,李子苗成活率低,所以北方地區不能在冬季種植李子苗。為了更快豐產、高產,現在種植李子苗建議合理密植,按照3m×2m的株行距種植,畝種110株左右,是現在種植李子苗科學的密度。這樣種植能夠更快豐產,相比傳統的畝種56株來說,產量會更高,也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資源,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種植李子苗先按照種植株行距挖定植穴,淺挖即可。種植前修剪掉李子苗的傷根、劈根等,將生根劑按比例配置好,蘸根后種植。種植時為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需得在覆土時輕輕提拉樹干。種植后馬上澆透定根水,隔幾天需要補澆一次,定根水是李子苗能否存活的關鍵,不能忽略。水分:李子苗的抗旱性很強,但是不耐澇,所以種植李子苗時需要提前挖好排水溝,防止水分過多,造成根系腐爛。溫度:李子苗可以耐-20度的低溫,對溫度的適應性比較強。光照:李子苗喜光,日照充足,樹苗生長更旺盛,所以在坡地和山地種植的李子苗長勢都很好。李子苗的種植很簡單,適合淺栽,種植的坑穴不需要挖多深,30-40cm就可以了,種植前坑穴要殺蟲,還要將傷根、弱根給修剪掉,再用配置好的生根劑蘸根,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樹苗的生活率。種植后,定根水澆透,李子苗種植初期需要大量的水,隔幾天就要補澆一次,以李子苗的成活率。
李子,屬于薔薇科李屬植物,也被稱為山李子、布霖、玉皇李等。果實是在7到8月期間成熟的。在世界各地也被廣泛地種植。李子,落葉喬木,高在9到12米。樹冠呈廣圓形,樹皮為灰褐色,起伏不平。葉片呈長圓倒卵形,或是長橢圓形。長在6到8厘米,寬為3到5厘米。果實球形,呈卵形,直徑在3.5到5厘米。果實外皮呈黃色或是紅色,大多數是為綠色或是紫色的。花期在四月份,果期則在7到8月份。李子對氣候的適應性很強,對于土壤只要土層深厚,有一定的肥力,不管是什么土質,都是可以進行栽培的。對于空氣和土壤的濕度要求比較高,但是不耐積水、不耐澇,如果果園的排水系統不好,會導致爛根,生長不良或是容易發生各種病蟲害。在選擇種植果園時,應該選擇土質比較疏松、透氣和排水好,地下水較低的地方建園。李子一般是采用嫁接、扦插、分株的凡是進行繁殖。李子砧木適合在濕潤地區嫁接,這樣成活率較高、壽命長、產量高但是果實比較小。如果將毛桃作為柘木的話,親和力比較強、生長也比較快、結果早、果實較大、但是不耐濕,而且容易發生根癌病等病癥,壽命較短。
栽植前先挖好栽植穴,李子淺栽即可,一般直徑約50c,深50cm左右。挖定植穴時,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在穴兩側備用。在栽植過程中,將李樹苗垂直放在穴中央,將樹根全部展開,然后在填土的同時抬起樹干,使根與土無間隙,緊密結合。充填土時,先填土20cm厚的表土,然后混入心土,40~60cm填土,填土40~60cm,填土時要踩實,上面40cm全回填土,回填40cm全回填土,回填土后再填土。基礎肥基:李樹長期供應多種營養元素的基本肥料,一般以堆肥、糞肥、作物秸稈、綠肥、落葉等遲效農家肥為主。秋天宜施基肥,成年李樹每株施有機肥50-100公斤。追肥:花前追肥。在李樹發芽天(4月初),株可施用0.5-1公斤氮肥或25公斤腐熟人糞尿。花后追肥。為減少生理落果,應及時施氮鉀肥,從5月底到6月中旬,可施0.5公斤氮鉀。果實膨脹和花芽分化期追肥。氮、磷、鉀復合肥由生理落果到果實快速膨脹期,可施入0.5-1公斤的氮磷鉀復合肥。成熟期追肥:從果實開始著色至收獲期追肥。此時期以磷、鉀肥為主,氮肥好在葉面噴施,濃度0.2-0.3%。
在果園整理的同時需要進行基肥處理。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好,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復合肥料。除此之外,西梅在生產過程中,一年至少需要進行三次追肥。次追肥是在花期,主要是促進開發以及坐果,肥料以尿素的肥為主,可以加入一定量的鉀肥。進入果實膨大期之后需要進行第二次追肥,追肥以鉀肥為主,噴施少量尿素作為葉面肥,防止枝干老化。采收之后要及時進行施肥,主要是補充結果所消耗的養分,為過冬儲存營養。西梅的生長總體來說是沒有什么規律的,枝丫生長比較雜亂,為了更好地保留和結果枝,使結果枝分布更加均勻合理,需要對它進行修剪。西梅修剪主要是在秋冬季進行,結合果園整理清除掉西梅多余的老枝枯枝病枝,將養分更多地儲存在主干以及結果枝上,以利于來年春季果芽分化。除了冬季修剪之外,在春季為了使西梅出芽更好,也需要進行少量修剪,修剪主要是對一些發芽率不好的枝條進行剔除。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