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刺槐苗,刺槐樹苗,刺槐小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護坡綠化 |
冠幅 |
其它 |
樹齡 |
1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類別 |
觀花類 |
生長環境 |
露地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是否古樹 |
否 |
是否移植苗 |
否 |
樹型 |
特殊造型 |
樹形 |
特殊造型 |
刺槐樹冠高大,葉色鮮綠,每當開花季節綠白相映,素雅而芳香。可作為行道樹,庭蔭樹。工礦區綠化及荒山荒地綠化的樹種。根部有根瘤,又提高地力之效。冬季落葉后,枝條疏朗向上,很像剪影,造型有國畫韻味。
生長習性
刺槐,強陽性樹種,耐水濕,喜光。不耐蔭,喜干燥、涼爽氣候,較耐干旱、貧瘠,能在中性、石灰性、酸性及輕度堿性土上生長。刺槐系喜光樹種,不耐蔽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冷。
刺槐又稱“洋槐”,其樹冠大型,枝葉茂密。春季,成串的白色小花垂掛在小枝上,在鮮綠色的新葉襯托下顯得清新素雅。微風吹過,送來一陣陣槐花香,舒爽宜人。到了秋季葉片變黃后,刺槐又會顯現出另一番景象。
刺槐既是優良的觀花、觀葉樹種,還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它的花朵既可用于提煉香精,花蕾還可以食用(不要食用生長于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的刺槐花蕾)。刺槐的用途不僅如此,它的木材、種子都有很好的利用價值。
刺槐17世紀被移入歐洲,20世紀初由德國引入山東膠州栽培,20世紀30年代我國各地已引種并推廣栽培,在我國引種已有80年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自50年代起在東北、華北、西北不少荒山荒地及城市園林中都廣為栽培,綠化效果不錯。
刺槐樹葉與槐樹樹葉很相似,但葉片比較薄,半透明,有刺,花色也不同,這些是兩者在外觀形態上的主要區別。
刺槐的栽培類型頗多,河北、山東及南京已發現有如下品種:
無刺槐(f. inermis DC.),枝上托葉退化無刺;
紅花刺槐(f. decaisneana Voss),開玫瑰紅色花;
扭枝槐(曲枝刺槐)(f. tortuosa DC),枝條呈扭曲狀;
傘刺槐(f. umbraculifera DC.),別名為朝鮮槐,主干矮,分枝密,樹冠半球形或傘形,托葉刺軟或無。
金葉刺槐(f. aurea Kirchn.),葉片從萌發至落葉均為黃色,但7~9月稍綠(也有從國外引入金葉刺槐栽培者)。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