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馬棘種子廠家,上海馬棘種子,馬棘種子商家聯系方式,馬棘種子供應商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是薔薇目、豆科半灌木植物,馬棘是2003年從國外引進的馬棘品種資源中篩選馴化出的一個矮生新品系,經過近四年的引種馴化表現出了矮生、抗旱、觀賞價值高等特點。 馬棘較多花木藍植株矮,并且株高整齊一致,植株高0.8-1.0米,羽狀復葉,小葉7-11,橢圓形,總狀花序腋生,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莢果園柱形,種子園形,千粒重4.5~5.0克。在湖北地區栽培,4月底5月初始花,一直開到8月底,無限花序,6月初前開的花,大多不能正常結實,或結實后脫落。8-9月結莢,11月下旬種子成熟。
形態特征編輯
小灌木,高1-3米;多分枝。枝細長,幼枝灰褐色,明顯有棱,被丁字毛。羽狀復葉長3.5-6厘米;葉柄長1-1.5厘米,被平貼丁字毛,葉軸上面扁平;托葉小,狹三角形,長約1毫米,早落;小葉(2-)3-5對,對生,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寬0.5-1.1(-1.5)厘米,先端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兩面有白色丁字毛,有時上面毛脫落;小葉柄長約1毫米;小托葉微小,鉆形或不明顯。
總狀花序,花開后較復葉為長,長3-11厘米,花密集;總花梗短于葉柄;花梗長約1毫米;花萼鐘狀,外面有白色和棕色平貼丁字毛,萼筒長1-2毫米,萼齒不等長,與萼筒近等長或略長;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旗瓣倒闊卵形,長4.5-6.5毫米,先端螺殼狀,基部有瓣柄,外面有丁字毛,翼瓣基部有耳狀附屬物,龍骨瓣近等長,距長約1毫米,基部具耳;花藥圓球形,子房有毛。莢果線狀圓柱形,長2.5-4(-5.5)厘米,徑約3毫米,漸尖,幼時密生短丁字毛,種子間有橫膈,僅在橫隔上有紫紅色斑點;果梗下彎;種子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馬棘的生長環境
適宜于亞熱帶和溫帶廣大地區。但是每個地域的氣候,地理環境都有較大差別,種子生長也會發生不同情況。有的適合早播種,有的適合晚播種。因而具體的播種時間,請結合當地氣溫和具體情況來決定
馬棘種子適應性強,對土壤無要求,當然,如果是肥沃土壤更加好。種植前請先翻整土壤,施底肥,土壤光照充足即可。
馬棘如何種植
馬棘是名貴的中藥材,還是的園林綠化樹種
馬棘種子怎么播種呢,要略深埋于濕潤的砂土壤中,一定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有利于馬棘幼芽的生長。在播種的時候注意做好排水的后勤工作,也是馬棘種子茁長成長的必要條件。
每一粒種子都要選擇質量的,飽滿的種子,發育成熟的都是不錯的選擇,假如你買到的是陳年爛種,可能會白白浪費精力和時間。注意有霉味的、有病害、損壞的種子不能要。
催芽醒種,播種之前,先將種子浸泡一段時間,促進種子的蘇醒和萌動。
一般春季氣溫穩定在15℃時即可播種,單播每平方米2.5克,混播每平方米1.5克。
什么時間種植馬棘種子比較好?
種植馬棘并沒有一個確切的時間,因為不同的地區氣候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播種馬棘的時間也不一樣,但是不管怎么說,只要環境中的溫度穩定在15℃左右,而且有一定的降水,就能夠播種馬棘。
馬棘作用價值
馬棘這種植物每一個地方的叫法是有所差異的,有的地方也叫這種植物叫做一味藥,有次就可以看出這種植物體現的價值在哪,我想在現實生活當中藥物發揮出來的作用可以說是十分的,也許正是由于此原因這種馬棘植物才如此的受人歡迎。
馬棘種植成活率高
馬棘這種植物的種子成活率很高,發芽率也是很高的,對溫度沒有一定的強制性要求,只要達到15度以上就能夠其種子的生長,而種子的好播出時間就是每一年的四月到六月,這個時間段的種子成活率是為高的。
馬棘藥用價值
而談到其植物的功能是非常多的,其一具有清熱的作用,其二能夠治療扁桃體發炎以及淋巴結等癥狀,其三可以治療各種痔瘡等,然而在使用這種藥物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有毒,一定不能內服,外敷就可以了,在外服的時候藥物的量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量多的話容易給人帶來副作用,重者會直接導致人死亡,而量少的話則容易達不到相應的效果等。
馬棘的主要價值分析:
1、作為綠化:馬棘的適用性比較強,覆蓋面積也比較廣,枝葉生長的比較旺盛,根系發達,是綠化護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優良樹種。
2、作為飼草:馬棘作為飼料適口性比較好,粗蛋白、粗脂肪及微量元素含量很高,營養接近于紫花苜蓿。牛、羊等食草性動物及雞、鴨等青飼料,在收割之后很快就能萌發大量嫩枝葉,在夏秋旺盛生長期可收割儲備作為冬季短缺飼料供用。
3、作為藥用:馬棘全株都可以入藥,味苦而澀,性質平和,能起到清熱和消腫的作用,它還是是感冒咳嗽的常用藥,藥物作用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