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茶花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主要分布在中國浙江、江西、四川、重慶及山東,日本、朝鮮半島也有分布。四川、臺灣、山東、江西等地有種,中國各地廣泛栽培。
壓條
梅雨季選用健壯1年生枝條,離20厘米處,行環(huán)狀剝皮,寬1厘米,用腐葉土縛上后包以塑料薄膜,約60天后生根,剪下可直接盆栽,成活率高。
播種
適用于單瓣或半重瓣品種。種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種。以淺播為好,用蛭石作基質(zhì),覆蓋6毫米,室溫21℃,每晚照光10小時,能促進種子萌發(fā),播后15天開始萌發(fā),30天內(nèi)苗高達到8厘米,幼苗具2-3片葉時移栽。
場所
山茶宜放置于溫暖濕潤、通風(fēng)透光的地方。春季要光照充足,夏季宜注意遮蔭,避開陽光直射與西曬,若放置陽臺上,往往一不小心,就被曬死。冬季宜放進室溫在3℃以上的室內(nèi)。
澆水
山茶盆景的培養(yǎng)要保持土壤濕潤狀態(tài),但不宜過濕,防止時干時濕。一般在春季可適當(dāng)多澆,以利發(fā)芽抽梢;夏季堅持早、晚澆水,好噴葉面水,使葉片濕透,不要用急水直澆、滿灌,不宜澆熱水,避開中午前后高溫時澆水;秋季澆水要適量;冬季則宜在中午前后澆水,可每隔二三天噴一次水。
施肥
山茶喜肥,在上盆時就要注意在盆土中放基肥,以磷鉀肥為主,施用肥料包括腐熟后的骨粉、頭發(fā)、雞毛、礱糠灰、禽糞以及過磷酸鈣等物質(zhì)。平時不宜施肥太多,一般在花后4-5月間施2-3次稀薄肥水,秋季11月份施一次稍濃的水肥即可。用肥應(yīng)注意磷肥的比重稍大些,以促進花繁色艷。
山茶為中國的傳統(tǒng)園林花木,據(jù)資料記載,云南省昆明市近郊太華寺院內(nèi),有山茶老樹一株,相傳為明朝初年建文帝手植。昆明東郊茶花寺,有紅山茶一株,為宋朝遺物,高達20米,每當(dāng)花季,紅英覆樹,花人如株,狀如牡丹。山茶樹冠多姿,葉色翠綠,花大艷麗,枝葉繁茂,四季長青,開花于冬末春初萬花凋謝之時,尤為難得。古往今來,很多詩人寫下了贊美山茶的詩句。郭沫若先生曾用“茶花一樹早桃紅,白朵彤云嘯做中”的詩句贊美山茶盛開的景況。
山茶耐蔭,江南地區(qū)配置于疏林邊緣,生長好;假山旁植可構(gòu)成山石小景;亭臺附近散點三、五株,格外雅致;若辟以山茶園,花時艷麗如錦;庭院中可于院墻一角,散植幾株,自然瀟灑;如選杜鵑、玉蘭相配置,則花時,紅自相間,爭奇斗艷;森林公園也可于林緣路旁散植或群悄一些性健品種,花時可為山林生色不少。北方宜盆栽觀賞,置于門廳人口,會議室、公共場所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植于家庭的陽臺、窗前,顯春意盎然。
茶花因其植株形姿優(yōu)美,葉片濃綠光澤,花形艷麗繽紛而受到世界園藝界的珍視。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tǒng)的觀賞花卉。原產(chǎn)于中國西南,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廣東等南方各省。
茶花的顏色多樣,有粉紅、潔白、半粉半白、嫣紅等等。茶花并沒有馥郁的香氣,香味若有若無。茶花的花朵形態(tài)各異:有的全展開了,花瓣層層疊疊,大花瓣緊緊包裹住里層的小花瓣,好像在保護它們;有的才展開幾片花瓣兒,隱隱約約地露出嫩黃色的花蕊;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茶花是南方常見的花卉,一般種不好茶花的,基本上都是北方花友。茶花、杜鵑、茉莉有很多類似的地方,茶花喜歡濕潤、溫暖、酸性土壤的環(huán)境,這和北方的環(huán)境差異。
九江順心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6年
———— 認證資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