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楓香杯苗廠家,朝陽楓香杯苗,新左旗楓香杯苗,阿榮旗供應楓香杯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庭蔭樹 |
冠幅 |
100cm |
樹齡 |
1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類別 |
觀葉類 |
生長環境 |
露地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是否古樹 |
否 |
是否移植苗 |
否 |
樹型 |
圓錐形 |
樹形 |
圓球形 |
“州樹”楓香樹是典型的荒山樹種。楓香古大樹為黔南州古大樹數量之,樹形婆娑優美,樹冠寬闊,耐干旱瘠薄,適應性強,民族文化特征鮮明,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與布依族、苗族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是黔南州各族人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熱愛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體現。
我國造紙原料嚴重短缺,而目前對速生闊葉木楓香樹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園林景觀、醫藥和木材工業上的應用,對其在制漿造紙工業的應用研究報道很少。為此,本課題組對楓香樹材的纖維形態、主要化學組成、清潔制漿及綠色漂白工藝進行了一系列探討,以期為楓香樹材在制漿造紙工業的綠色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福建省楓香的蟲害主要為食葉害蟲,主要有麻皮蝽、毒蛾、紅伊夜蛾、浙閩粘葉蜂、八點廣翅蠟蟬、楓香綿粉蚧、碧蛾蠟蟬等;還有蛀干害蟲白蟻,地下害蟲地老虎、螻蛄、蠐螬等。防治方法:(1 )采用人工摘除蟲繭,集中燒除;(2 )采用廣譜性殺菌劑防治;(3 )保護天敵;( 4 )燈光誘蛾。在危害較重林地集中設置誘蟲燈,誘殺成蟲,效果較好。
幼林撫育
在造林后第1 年 5~6 月及 8~9 月進行 2 次除草松土;第 2 年進行 2 次除草松土,分別在 4 月及 6月進行;第 3 年進行 1 次除草松土,在 6 月進行。第1 年以除草為主,第 2 、 3 年以擴穴為主,有條件的可進行施復合肥,采用環狀施肥方法,穴徑 60cm ,深度15cm ,楓香在幼齡時期施用 0. 25~0. 5kg /株·年,可獲得良好效果。
小眾傳奇楓香染
楓香染,估計很多人沒有聽過,更沒有見過。楓香染主要流行于貴州惠水、長順布依族地區,深藏大山,鮮為人知,但因其印染工藝民族文化特色和藝術價值,2008年被文化部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因印染品多為藍底白花,其花紋古樸、雅致,常被譽為畫在布上的青花瓷。
楓香染的起源,因缺乏詳實的文字記載,一直是個謎。布依族中普遍流傳著一則民間傳說:炎熱的夏日午后,一位布依族姑娘在古楓香樹下織布,烈日融化了樹上的楓香樹脂,滴到織成的白布上,白布經浸染和漂洗后,樹脂滴落處,竟神奇地形成了一個美麗的花紋圖案,此圖乃“天意”玉成,于是,楓香染誕生了,楓香印染也有了“天染”之說。
楓香染,經過一代代布依族人的口傳身授才得以延續傳承,其染印工藝一直還保留著原有的模樣。楓香染采用老楓香樹樹脂加入適量牛油,經文火熬制過濾制成楓香油作防染劑,用毛筆蘸溶解的楓香混合油手工繪制圖案于白布上,并經藍靛浸染,再用沸水脫掉楓香混合油脂,用清水漂洗、晾干即成。制成的藍底白花帶青花瓷效果的布匹,色彩特,美觀大方,主要用于制作衣裙、背面、門簾、背扇、墊單、挎包等。
松楓混交林: 松楓混交林包括楓香與濕地松、楓香與火炬松、楓香與馬尾松組成的混交林,可以充分發揮松楓混交林的種間互利關系,促進混交林形成穩定的群落結構,有利于林木速生、豐產。混交林比楓香、松純林的生產力高30%以上。
松楓混交林的初植密度為2米×2米,采用行帶狀或星狀配置,其中楓香占25%、松占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