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法桐12公分批發價,安慶法桐12公分,法桐12公分批發價,法桐12公分基地 |
面向地區 |
全國 |
法桐樹種植技術:
1、選條 選擇當年無病蟲害法桐嫩條,粗度在1厘米至1.8厘米為宜;
2、截條 長度在15厘米至18厘米之間,頂部芽以上留2厘米保護層,底部剪成450,每捆大約50根,用繩捆整齊,用水浸泡;
3、貯存 春節前將窖挖50厘米深,用水澆透,直至水耗盡,不見明水,方可將捆好的種條回芽朝下排列整齊,用碎土將種條縫間撒密實,種條可排兩層,上層用碎土壓15厘米左右方可;
4、扦插時間 將貯存好的速生法桐種條驚墊前后插入覆好地膜的土地內,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
5、扦插技術 種條直插,頂部芽緊貼地膜上。插條時先插地膜,后插條,以防胚胎難以生成,造成難扎根;
6、澆水時間 扦插種條完畢,應立即澆一遍水,等到土壤適宜時,及時找扦插高的種條,保持上芽眼在地膜以上。檢查完畢澆第二遍水時,應使用農藥3911隨澆水施入。全年澆水7至8遍;
7、定苗 在速生法桐樹苗生長到15厘米左右時,應及時定苗。定苗標準應掌握在多芽生長的基礎上,保留茁壯苗1根;
8、施肥 每畝施肥在240斤左右,以尿素為主。全年分三次施肥。第1次施肥以苗子高度50厘米左右,每畝撒施40斤。第2次施肥以苗子高度100厘米左右,每畝撒施80斤。第3次施肥以法桐苗子高度150厘米左右,每畝撒施120斤,苗床嚴禁用雞糞、尿素做底肥。
法桐:
其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喜光,喜濕潤溫暖氣候,較耐寒。歐亞大陸多地有栽培。
田間管理:
播種完了,要對苗地進行,時要細流緩淌,切忌大水急流,避免把壟面沖斷。深度以能慢慢浸潤壟面為準。灌完水以后,要時時觀察壟面的濕度,每天分兩次進行噴水,可以早晚進行,噴時要緩慢進行,不要太急,防止把種子沖露出來,影響發芽。一周后開始出苗,正常條件下兩周內會出齊苗。在播種后45天內,除播后溝灌外,以后每隔7天左右溝灌1次,并堅持每天早、晚給壟面各噴1次。
6~8月,是懸鈴木幼苗旺盛生長時期,做好適時追肥、、抹除側枝、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各項管理工作。追肥可以從6月中旬開始。次追肥可順苗壟兩側坡底開溝,追施腐熟好的廄肥為主,另加化肥。每次追肥后即行,從次追肥到8月底共6~7次。為增強苗木木質化強度,入秋前停水。10~11月2個月內,視苗圃地墑情,小水溝灌1~2次,11月底之前滿灌越冬水,以利越冬。
由于法桐和英桐的親緣關系,一般市民面對這兩種樹木,并不容易區分。其實這兩種樹木除了果實的差異,葉片上也有細小的不同。當然,法桐也好,英桐也好,對于普通人來說,誰也沒有真正在意它們“出身”的差異。重要的是在炎炎夏日下,能享受它們帶來的濃陰,這該感謝大自然的恩賜了。
育苗管理:
懸鈴木插穗上主芽的兩側有副芽和潛伏芽,有時葉芽在未生根前萌發,形成假活現象,但抽出的新枝不久會枯死,約經10 天左右,副芽又會萌發,這標志著新的幼根已經長出,插穗已經成活。生根后,萌芽條高6 ~10cm 時,留1個強壯枝培育主干,其余均剪除。如發現有萎芽現象,可摘去1~2 片葉,或摘去主芽條,保留副芽條。生長期間,枝葉過密時要適當剪去2 次枝,摘除黃葉,保持通風透光。同時要經常保持苗床濕潤,以利插穗生根。插穗生根后,在6 ~8 月間適時施肥,以尿素為主。除草對保苗也很重要,不要等雜草長高再除,盡量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生長期的病害較少,但要注意防治蚜蟲。若精心管理,當年苗高可達1.5m 以上,1 年后可以定植大田,6年生時可以出圃用于城市綠化。
優勢明顯的樹種,干性強,如雪松、銀杏、馬褂木等。芽的異質性越明顯,層性也明顯,如黑松、竹柏、銀杏等。反之,若優勢弱或芽的異質性不明顯,層性不明顯,這類樹種以小喬木和灌木類居多。
干性和層性,對樹木的高度和樹冠形態大小有密切關系。干性與層性均明顯的樹種,樹形高大,適于培育具中心主干的分層樹形,如雪松。干性弱的樹種,多樹形低矮,樹冠擴展,適合培育開心形樹冠,如花桃。干性和層性會隨著樹齡等。
在苗木期具較強的干性,進入成熟期后,干性與層次均減弱,樹形也由卵形趨向圓形。不同的培育環境也有影響,密植可增強干性,稀植可減弱干性。苗木的整形修剪是人為地控制于性和層性。
發芽抽枝是樹木生長的普遍現象,抽枝的結果形成了樹冠。樹木的抽枝習性是分枝方式樹種不同,分枝方式也不同,從而形成了多種多樣、形形的樹冠外形。
單軸分枝的樹木,主干通直,樹冠多為塔形、柱形或圓錐形。合軸分枝的樹木,主干不夠挺直,樹冠擴展,多為卵圓形、倒卵形或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