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的作用個功效
產(chǎn)品名稱 |
羊肚菌,狼肚 |
面向地區(qū) |
|
原產(chǎn)地 |
河南 |
用途 |
其它 |
品種 |
其它 |
應(yīng)用場景 |
花圃苗圃生產(chǎn) |
主要組成組分 |
菌 |
類別 |
其它 |
羊肚菌的作用個功效
羊肚為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子實(shí)體,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消食和胃,化痰理氣。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食用時應(yīng)將依附于子實(shí)體上的孢子沖洗干凈。
《中國藥用真菌學(xué)》:“羊肚菌屬子實(shí)體的孢子有毒,其所含的膠腦毒素能損傷和神經(jīng)。因此,食用時應(yīng)將附于子實(shí)體上的孢子沖洗干凈。”
菌蓋近球形、卵形至橢圓形,高4-10cm,寬3-6cm,鈍圓,表面有似羊肚狀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圓形,寬4-12mm,殼色至淡黃褐色,棱紋色較淺,不規(guī)則地交叉。柄近圓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規(guī)則的淺凹槽,長5-7cm,粗約為菌蓋的2/3。子囊圓筒形,(280-320)μm×(18-22)μm。孢子長橢圓形,無色,每個子囊內(nèi)含8個,呈單行排列。側(cè)絲膨大,粗達(dá)12μm。
?
又名黑脈羊肚菌。菌蓋狹圓錐形,尖,高2-5cm。基部寬1.7-3.3cm,凹坑多長方形,蛋殼色。棱紋黑色,縱向排列,由橫脈連接。柄乳白色,近圓柱形,長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單行排列,(22-26)μm×(12-14)μm,側(cè)絲膨大,直徑達(dá)11μm。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