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雪松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雪松(學名: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是松科雪松屬植物。常綠喬木,樹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長8-60厘米,質硬,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熟時赤褐色。產于亞洲西部、喜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國只有一種喜瑪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帶,中國多地有栽培。
喬木,高達30米左右,胸徑可達3米;樹皮深灰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狀片;枝平展、微斜展或微下垂,基部宿存芽鱗向外反曲,小枝常下垂,一年生長枝淡灰黃色,密生短絨毛,微有白粉,二、三年生枝呈灰色、淡褐灰色或深灰色。葉在長枝上輻射伸展,短枝之葉成簇生狀(每年生出新葉約15-20枚),葉針形,堅硬,淡綠色或深綠色,長2.5-5厘米,寬1-1.5毫米,上部較寬,先端銳尖,下部漸窄,常成三棱形,稀背脊明顯,葉之腹面兩側各有2-3條氣孔線,背面4-6條,幼時氣孔線有白粉。
雄球花長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圓形,長2-3厘米,徑約1厘米;雌球花卵圓形,長約8毫米,徑約5毫米。球果成熟前淡綠色,微有白粉,熟時紅褐色,卵圓形或寬橢圓形,長7-12厘米,徑5-9厘米,圓鈍,有短梗;中部種鱗扇狀倒三角形,長2.5-4厘米,寬4-6厘米,上部寬圓,邊緣內曲,中部楔狀,下部耳形,基部爪狀,鱗背密生短絨毛;苞鱗短小;種子近三角狀,種翅寬大,較種子為長,連同種子長2.2-3.7厘米。
春季宜在3月20日前,夏季以7月下旬為佳。春季,剪取幼齡母樹的一年生粗壯枝條,用生根粉或多或500毫克/升萘乙酸處理,能促進生根。然后將其插于透氣良好的砂壤土中,充分澆水,搭雙層蔭棚遮蔭。夏季宜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枝為插穗。在管理上除加強遮蔭外,還要加蓋塑料薄膜以保持濕度。插后30——50天,可形成愈傷組織,這時可以用0.2%尿素和0.1%的磷酸的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施肥。
插后約30~50大葉形成愈傷組織。這時,可以以0.2%的尿素液和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施肥。繁殖苗留床1-2年后可移植。移植葉于2-3月進行,植株需帶個球,并立支竿。初次移植的株行距約為50厘米,第二次移植的株行距應擴大到1-2米。生長期應施以2-3次追肥。幼苗期易受病蟲危害,尤以猝倒病和地老虎危害烈、其它害蟲有蠐螬、大袋蛾、松毒蛾、松梢螟、紅蠟蚧、白蟻等,要及時防治。
灰霉病防治,灰霉病主要危害雪松的當年生嫩梢及兩年生小枝。嚴格地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嫩梢枯梢型:主要發生在嫩梢上,初期癥狀同潰瘍型,但當病部出現水漬狀腐爛后難以形成愈合組織,當病部達到嫩梢周長的2/3 以上時,嫩梢即自病部向下彎曲、萎蔫、枯死。病情發展迅速,從癥狀出現到嫩梢枯死,只需4至5天。雨天病部會長出一層灰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