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10cm
刺槐樹如何修剪
很多朋友種植刺槐時都會發現刺槐在合適的條件下生長速度很快,如果不及時修剪不能枝葉更好的照射陽光,這時間就需要對病枝、壞枝、雜亂以及過于茂盛地方進行修剪即可。
刺槐園林價值
刺槐當花朵盛開時會散發出淡淡的花香非常的好聞,在加上刺槐高大的樹干常常當做行道樹種植在成熟道路旁,并且對于空氣中有害氣體具有不錯的吸附作用。

刺槐播種后如何養護
水肥管理:刺槐種子播種后在出面之前不需要過多水分,直到刺槐種子出苗以后再進行澆水,將土壤澆透即可,也不要澆水太多。施肥,在給刺槐澆水時好配合施肥,以免肥料對幼苗造成傷害。
除草:刺槐幼苗在生長期周邊非常容易生長雜草,這時候需要及時雜草,好是定期觀察以免影響刺槐對于養分吸收。
病蟲害防治:刺槐在生長期容易遭受地蛆、象鼻蟲、蚜蟲、立枯病等病蟲害,發現后及時采用40%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采用50%的代森銨300倍進行防治。

播種時間:刺槐種子一般在2-5月份進行播種,過早播種很容易在土壤中遭到影響發芽率,尤其是北方地區可以選擇在3月份進行播種好。
播種方法:將處理好的刺槐種子直接播種到施足基肥的土壤中,然后覆蓋1厘米細土,后澆水,一般一周即可出苗。

刺槐育苗管理
剌槐育苗中,掌握幼苗耐旱、喜光、忌澇的特點,是育苗成活的關鍵。 灌水:播種后到幼苗出齊以前不能灌水。出苗后,土壤濕度適中時,要及時松土中耕,提高地溫,有利發芽。灌水過早,土壤濕度過大,地溫低,容易坐苗或出現黃葉病。在反復中耕松土的基礎上,6月初可以灌第1次水,以后在正常情況下每隔20d灌水1次。7月上旬灌水后暫停一段時間.以促進苗木提高木質化程度、增強越冬能力,11月下旬后灌1次冬水。 ?追肥:當刺槐定苗后,結合第1次灌水進行第1次追肥,施入尿素45-75千克/公頃,6月底結合灌水追施以氮、磷肥為主的復合肥2次,施肥量為75-195千克/公頃,8月初停止施肥。好是冬耕早春耙地,每畝施腐熟的基肥1500-2500千克。春季整地應提早,深翻、細耙、整平。在整地的同時,每畝用7.5千克黑礬粉拌入5%辛硫磷0.5千克,再摻入40倍的細土,撒入地中,以進行土壤消毒。 松土除草:育苗地要在灌水后或雨后及時中耕,經常保持疏松無草。防寒越冬:刺槐一至二年生苗易遭秋霜凍及春風干的危害,致使苗木地上部分干枯,故一年生苗應在秋后挖出進行秋季造林或越冬假植,第2年春季提供造林。

刺槐生長環境
刺槐在中國華北平原,垂直分布在400-1200米之間。溫帶樹種。在年平均氣溫8-14℃、年降雨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特別是空氣濕度較大的沿海地區,其生長快。對水分條件很敏感,在地下水位過高、水分過多的地方生長緩慢,易誘發病害,造成植株爛根、枯梢甚至死亡。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壤土、沙質壤土、沙土或黏壤土,在中性土、酸性土、含鹽量在0.3%以下的鹽堿性土上都可以正常生長,在積水、通氣不良的黏土上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喜光,不耐庇蔭。

刺槐形態特征
刺槐落葉喬木,高10-25米;樹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淺裂至深縱裂,稀光滑。小枝灰褐色,幼時有棱脊,微被毛,后無毛;具托葉刺,長達2厘米;冬芽小,被毛。羽狀復葉長10-25厘米;葉軸上面具溝槽;小葉2-12對,常對生,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5厘米,寬1.5-2.2厘米,先端圓,微凹,具小尖頭,基部圓至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幼時被短柔毛,后變無毛;小葉柄長1-3毫米;小托葉針芒狀。總狀花序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花多數,芳香;苞片早落;花梗長7-8毫米;花萼斜鐘狀,長7-9毫米,萼齒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密被柔毛;花冠白色,各瓣均具瓣柄,旗瓣近圓形,長16毫米,寬約19毫米,先端凹缺,基部圓,反折,內有黃斑,翼瓣斜倒卵形,與旗瓣幾等長,長約16毫米,基部一側具圓耳,龍骨瓣鐮狀,三角形,與翼瓣等長或稍短,前緣合生,先端鈍尖;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分離;子房線形,長約1.2厘米,無毛,柄長2-3毫米,花柱鉆形,長約8毫米,上彎,具毛,柱頭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