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河南瀍河南天竹,南天竹苗圃,洛陽南天竹,平輿南天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由于其植株優美,果實鮮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常常出現在園林應用中。常見栽培變種有:玉果南天竹,漿果成熟時為白色;綿絲南天竹,葉色細如絲;紫果南天竹,果實成熟時呈淡紫色;圓葉南天竹,葉圓形,且有光澤。
常綠小灌木。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無毛,幼枝常為紅色,老后呈灰色。葉互生,集生于莖的上部,三回羽狀復葉,長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對生;小葉薄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10厘米,寬0.5-2厘米,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冬季變紅色,背面葉脈隆起,兩面無毛;近無柄。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境,比較耐陰。也耐寒。容易養護。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后,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莖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復到1m高,并且樹冠豐滿。
繁殖以播種、分株為主,也可扦插。可于果實成熟時隨采隨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進行。扦插以新芽萌動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進行。室內養護要加強通風透光,防止介殼蟲發生。
春秋兩季將叢狀植株掘出,抖去宿土,從根基結合薄弱處剪斷,每叢帶莖干2至3個,需帶一部分根系,同時剪去一些較大的羽狀復葉,地栽或上盆,培養一兩年后即可開花結果。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山坡、平地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堿性土壤也可栽植。還可利用邊角隙地栽培。栽前整成120~150厘米寬的低床或高床。
強光照射下,莖粗短變暗紅,幼葉"燒傷",成葉變紅;十分蔭蔽的地方則莖細葉長,株叢松散,有損觀賞價值,也不利結實。南天竹適宜生長溫度為20℃左右,適宜開花結實溫度為24~25℃,冬季移入溫室內,一般不低于0℃。翌年清明節后搬出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