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南天竹綠化苗木,濮陽南天竹,南天竹苗圃,鎮平南天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圓錐花序直立,長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徑6-7毫米;萼片多輪,外輪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向內各輪漸大,內輪萼片卵狀長圓形,長2-4毫米;花瓣長圓形,長約4.2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6,長約3.5毫米,花絲短,花藥縱裂,藥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長4-8毫米;漿果球形,直徑5-8毫米,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種子扁圓形。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境,比較耐陰。也耐寒。容易養護。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1~2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后,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莖留15cm左右便可,4月修剪,秋后可恢復到1m高,并且樹冠豐滿。
根或多余根應剪去,按常規法加土栽好植株,澆足水后放在蔭涼處,約1 5天后,可見陽光。每隔1~2年換盆一次,通常將植株從盆中扣出,去掉舊的培養土,剪除大部分根系,去掉細弱過矮的技干定干造型,留3~5株為宜,用培養土栽入盆內,蔽蔭管護,半個月后正常管理。南天竹在半蔭、涼爽、濕潤處養護好。
南天竹為常綠灌木。多生于濕潤的溝谷旁、疏林下或灌叢中,為鈣質土壤指示植物。喜溫暖多濕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較耐寒。能耐微堿性土壤。花期五月到七月。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多栽于庭園。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也不耐旱。喜光,耐陰,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含腐殖質的沙壤土生長。早在明清時期,南天竹就被列為古典庭園的造園植物,后又引檀于盆景,深受盆景界的酷愛。但是,這種常綠直立灌木,干高分枝少,春季長勢極猛,外形難以控制,給盆景造型帶來很大的不利。
把要換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輕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動而與盆壁分離,把花盆倒過來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與中指輕輕夾住植株,手腕與指尖頂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從底孔把根土向下頂,讓植物脫出來。脫出來后,用雙掌輕輕拍打盆土,讓多余的土壤脫落。
南天竹含多種生物堿。莖、根含有南天竹堿、小檗堿;莖含原阿片堿,異南天竹堿。另外,莖和葉含木蘭堿;果實含異可利定堿、原阿片堿。葉、花蕾及果實均含有氫氰酸。葉尚含穗花杉雙黃酮、南天竹甙A及南天竹甙B。葉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