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白芷怎樣種植 |
面向地區 |
1、間苗定苗
白芷在幼苗期的時候其生長速度是非常慢的,因此我們在幼苗期的時候還要做好間苗定苗工作。幼苗破土當年不宜進行,進入第二年春季返青期當幼苗長到6厘米左右后要開始間苗,以留強去弱為原則,并且隔1月左右再次間苗。然后在4月中旬幼苗長到15厘米高的時候進行定苗工作,將幼苗的株距控制在14厘米左右,如果是穴播的話,那么每個穴留株不宜超過3株。提高田間通透性,定苗的時候要注意拔除旺長幼苗,防止先期抽薹。
2、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對白芷的生長也是非常重要的,剛剛也說了,白芷幼苗生長速度慢,能力較弱,如果沒有及時除草的話。雜草會搶奪幼苗生長的所需營養,嚴重影響幼苗的生長。中耕不僅可以有效除草,還能夠防止土壤板結,影響水肥的下滲,防止根部營養水分吸收受阻。在間苗定苗的時候要可與中耕除草一起進行,當白芷幼苗長大封壟后其生長能力及營養吸收能力變強,便可停止除草工作。
3、適時追肥
白芷的耐肥性是比較強,不過在初春的時候要控制肥料施用,如果土壤肥沃的話可不用施肥。防止幼苗由于營養過多出現旺長現象,出現先期抽薹現象。春后白芷的生長能力增強,這個時候則要及時追肥,在間苗中耕后分別追施一次。然后在定苗后與封壟前各進行一次。追肥的時候要注意天氣,不可在雨天進行,防止雨水沖走肥料,導致肥料失效。在追肥的時候要注意次數及用量,具體根據土壤肥力及植株長勢而定。
4、合理澆水
白芷都會水分的需求是比較高的,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如果沒有下雨的話,則5天左右就要澆一次水。這樣可提高出苗率,在幼苗期的時候也要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幼苗缺水出現黃葉等不良現象。然后在入冬前要澆足防凍水,提高幼苗的抗寒性,防止產生凍害。在第二年春季要與追肥一次適當澆水,在三伏天更要有充足的水分。但是也要注意用量,不可過多,防止積水導致白芷根部澇害,出現漚根等現象,因此我們也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以上就是白芷種植技術的簡單介紹了,白芷的管理對它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好壞直接關系著白芷的生長能力、產量及品質等。因此大家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