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
妙香七號草莓苗,草莓苗實時報價,越秀草莓苗,全草莓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奶油草莓苗選擇之查看秧苗細節(jié):
挑選種苗時,注意查看秧苗的葉片、葉柄、髓心、根基部等細節(jié),避免其在生長或運輸過程中侵染病害或遇到不良環(huán)境等影響爛葉、爛根。健康的植株,葉片無畸形、卷曲,點,葉柄無病斑,基部不發(fā)紅發(fā)褐,基部掰開后髓心為鮮活的白色、不發(fā)黃,主根縱剖后,其髓心不變色,不發(fā)黃。
培育草莓苗方法,根據(jù)育苗計劃及各品種匍匐莖的抽生能力確定種苗株數(shù),如耐高溫、匍匐莖抽生能力強的品種可放寬種植密度,而不耐高溫、匍匐莖抽生能力弱的品種,可加大種植密度。一般株距40~50厘米,每畝栽600~1200株,母株在之前根系應(yīng)注意保濕,栽植深度為“深不埋心,淺不漏根”,栽后立即澆一次透水。為了提高草莓種苗的繁殖系數(shù),也可選擇秋季定植,一般我國北方地區(qū)可在8月底至9月中旬定植母株,定植密度與春季定植相同,定植后澆足定植水,母株緩苗后,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和花序。
進入10月初,紅顏草莓苗進入苗生長后期。由于草莓植株快速生長,此階段要保持及時追肥,加強中耕,對植株進行整理,去除側(cè)芽和匍匐莖,保持養(yǎng)分供應(yīng),并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另外,由于天氣溫度越來越低,要及時扣棚保溫,完成地膜的鋪設(shè)以及保溫被等設(shè)施的安裝,確保草莓成功越冬。
肥水管理越冬栽培溫室草莓扣棚后,室內(nèi)溫度高,水分蒸發(fā)快,而這個時期植株生長旺盛,
需水量大,當新葉長到3~4片葉時,花蕾露出,應(yīng)結(jié)合追施化肥澆一次透水,追施尿
素5kg/667㎡,磷酸二銨20kg/667㎡。植株管理及時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莖,做到隨見隨除,集中清出室外銷毀。生長季節(jié)要不斷除
掉老黃葉、病葉和弱勢側(cè)芽,集中營養(yǎng)提供結(jié)果。在開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品種
保留2級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種保留3級序花蕾。 溫濕度調(diào)控 (1)定植至休眠:白天溫度20~26℃,高30℃。
(2)恢復(fù)生長至開花前:白天溫度20~28℃,夜間8~lO℃,溫室內(nèi)的適宜相對濕度為 60%。
(3)花期:白天18~22℃,不得超過25℃,否則影響花粉發(fā)育。開花期室內(nèi)濕度40% 為宜。
(4)結(jié)果期:白天16~22℃,不超過25℃,晚上不低于8~lO℃。 4、花期授粉
溫室內(nèi)通風量小,昆蟲少,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授粉可以采取每667㎡溫室放蜂
兩箱,或用毛筆人工授粉。
5、休眠管理
適當擗底葉、腋芽,澆冬前水,噴藥預(yù)防病害。
6、肥水管理
(1)澆水:溫室草莓恢復(fù)生長至開花前保持上壤濕潤即可。開花座果后需水量增加,應(yīng)
及時。果實成熟期需適當控制。
(2)追肥:開花前用磷酸二氫鉀和噴施寶葉面噴施1~2次,間隔時間為10天,座果后結(jié)
合澆水,施尿素和磷肥lOkg/667㎡。
草莓苗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防治炭疽病
當前培育好草莓苗是關(guān)鍵時刻,在防治炭疽病上要雨前雨后噴藥防冶,切不可輕心,但同時要注意蠐螬的危害,進入七月下旬是蠐螬開始危害的暴發(fā)階段,所有草莓苗都要立即灌拫防治,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每畝使用40.7%毒死啤150-200毫開兌水潑澆,兌1500倍水,使藥液能流入到草莓苗拫部即可,殘效期可達五十天。
規(guī)格:四葉一心 、高度:20-30cm的脫毒二代生產(chǎn)苗,品種、保成活率,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
紅顏:該品種株型大,莖葉色略淡,株高28.7cm,株幅25cm,株型清秀;花莖粗壯直立,花莖數(shù)少,花量也較少,在生產(chǎn)上植株整理和疏花疏果等的工作量比“豐香”小得多;休眠程度較淺,花芽分化與“豐香”相近略偏遲;花穗大,花軸長而粗壯;果形大,平均單果重15g左右(一代頂果較大,平均重50g,大果達100g以上);果實長圓錐形(一代的項果呈短圓錐形),果實表面和內(nèi)部色澤均呈鮮紅色,著色一致,外形美觀,富有光澤,畸形果少;酸甜適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11.8%(一代果達到14%以上),并且前期果與中后期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相對較小;果實硬度適中,不同采摘期和不同栽培方式平均硬度為0.21kg/m2,耐儲運;香味濃,口感好,品質(zhì)。
提高草莓苗種植成活率方法
(1)藥物處理
定植前對根系進行藥物處理,能促進生根和生長。常用5-10ppm的萘乙酸或萘乙酸鈉浸根2-6小時,可促進生長,增加產(chǎn)量,效果顯著。
(2)剪除枯老葉、黑根
定植前剪除秧苗部分老葉和黑色老根,以減少葉面積,減少植株水分蒸騰,并可促使抽發(fā)新根。
(3)陰雨天或早晚栽植
陰雨天栽植能避免陽光曝曬,因空氣濕度大,葉片蒸發(fā)量小,能加快緩苗,提高成活率。但雨水過多或遇暴雨,應(yīng)及時排水,防止水淹、淤心或受澇 。晴天栽植可在早晨或傍晚。
(4)遮蔭覆蓋
栽后如遇晴天烈日,在補充水分的同時,可采用遮蔭措施,如用葦簾、塑料紗、帶葉的細枝條覆蓋;有條件的可以采用塑料遮陽網(wǎng)、綠色或銀灰色塑料薄膜 扣置成臨時小棚。但成活緩苗后,要及時晾苗,注意通風,以免突然撤除遮蔭物時灼傷幼苗,3-4天方可撤棚。
(5)及時供水
秧苗定植后立即澆透水。為保持土壤濕潤并起降溫作用,定植后3天內(nèi)每天灌1次小水,經(jīng)4-5天后改為2-3天灌1次小水,但也要防止過濕,造成通氣不良 ,影響根系呼吸,導(dǎo)致漚根、爛苗,影響秧苗成活和生長。定植成活后可適當晾苗。但剛成活的幼苗仍不耐干旱,還要注意適時澆水,促進生長。
(6)帶土移栽
近距離栽植,可帶土坨移栽,以縮短緩苗期,提高成活率。帶土移栽對秧苗資源不足,灌溉條件較差,土壤較粘或偏酸偏堿的地方是提高成活率的有鏟措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