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法桐樹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在秋末冬初采集插條,以實生苗干或生長健壯的母樹干處萌生的1 年生枝條為好,樹冠處1 年生的萌發枝條也可用。為插條供應,還可以用實生苗建立采穗圃。種條采回后,立即截成15~20cm長的插穗,每個插穗保留2個節3個飽滿芽苞,因為枝條節上的養分較節間多。下切口要靠近節下,一般離芽基部約1cm左右,以利愈合生根,上切口距離芽先端0.5~1cm,以防頂芽失水枯萎。插穗每50~100根捆成1捆,然后在排水良好、背風向陽處挖1個深60~80cm 、寬80cm的坑,坑長以插穗多少來確定。坑底鋪一層虛土,將插穗大頭朝下,直立排放在虛土上,后覆土掩蓋成圓球形,以防雨水滲入,待第2 年春季取出進行扦插。春季也可隨采隨插,成活率也較高。
整形修剪
1、樹形選擇。懸鈴木具有通直的主干,枝條開展,通常用闊大的自然形樹冠。作行道樹時,整形方式一般采用杯狀形,若上方無架空線也可采用開心形,作庭蔭樹時,以自然直干形或多主枝形為主。
2、整形修剪。在第2 年的冬季定干,樹高3~3.5m處剪去梢部,將分枝點以下主干上的側枝剪去。第3年待苗木萌芽后,選留3~5個處在分支附近、生長粗壯的枝條作主枝,其余分批剪去。冬季對主枝留50 ~80cm短截,剪口芽留在側面,盡量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翌春萌發后各選留2 個3級側枝斜向生長,即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造型,經3~4年培育的大苗,胸徑在7~8cm上,已初具杯狀形冠型,符合行道樹標準,可出圃。杯狀形行道樹栽植后,4~5年內應繼續進行修剪,方法與苗期相同,直至樹冠具備4~5級側枝時為止。以后每年休眠期對當年生枝條。
播種完了,要對苗地進行灌水,灌水時要細流緩淌,切忌大水急流,避免把壟面沖斷。灌水深度以能慢慢浸潤壟面為準。灌完水以后,要時時觀察壟面的濕度,每天分兩次進行噴水,可以早晚進行,噴時要緩慢進行,不要太急,防止把種子沖露出來,影響發芽。一周后開始出苗,正常條件下兩周內就會出齊苗。在播種后45天內,除播后溝灌外,以后每隔7天左右溝灌1次,并堅持每天早、晚給壟面各噴1次。
梧桐產于中國和日本。它喜光,喜深厚濕潤土壤,生長快。果實分為5個分果,分果成熟前裂開呈小艇狀,種子生在邊緣。我國產兩種梧桐,一是梧桐。一是云南梧桐。云南梧桐樹皮粗糙,呈灰黑色,葉緣一般三裂。原產歐洲東南部及亞洲西部,久經栽培,據記載中國晉代即已引種。陜西省西安市鄠邑區存有古樹,叫祛汗樹或鳩摩羅什樹。
世界上的行道樹——“法國梧桐”,我國公園和行道旁也常常見到。其實,這是以訛傳訛誤傳了。我國園藝學家陳植確定它名叫“懸鈴木”。樹冠闊鐘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狀剝落。幼枝、幼葉密生褐色星狀毛。葉掌狀5-7裂,深裂達中部,裂片長大于寬,葉基闊楔形或截形,葉緣有齒牙,掌狀脈;托葉圓領狀。花序頭狀,黃綠色。多數堅果聚全葉球形,3-6球成一串,宿存花柱長,呈刺毛狀,果柄長而下垂。花期4-5月,6-7月生長旺盛,落葉一般因地區而異,華北地區一般在每年的11-12月落葉,但有少量的葉片會在樹上越冬,直至春季前后才落干凈。
法國梧桐適宜于平原和海拔800 rn以下地區生長。可選擇光照良好、土層較深厚的肥沃土地栽植。當年整地或年整地均可,采用穴狀整地方式。整地時要注意消滅雜草,清除雜物。分布于歐洲東南部、印度和美洲,現廣植于世界各地。懸鈴木引入我國栽培已有一百多年歷史,華北北部以南均有栽培。
綠景園林真誠、守信的經營思路贏得了八方客戶的好評!逐株選苗噴號,選中樣品苗,由本場統一組織,采用具有豐富經驗的**取苗人員取苗,確保每棵苗株型飽滿,無病害,無疤痕,每一棵苗木出圃后能夠向您土球完好,包裝精良。顧客光臨本場購苗只需要負責驗收苗,每一棵苗木均由顧客嚴格驗收合格后方可裝上。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