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定做米老排苗,米老排苗服務至上,三門峽米老排苗,銷售米老排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圓錐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米老排受病蟲害的侵襲較少,但造林管理中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防治病蟲害產生的影響,促進米老排生長,提高其經濟效益。米老排常見的病蟲害包括球氈病、炭疽病、刺蛾和燈蛾等。需要做好預防管理工作,于米老排造林地處理時阻斷土壤中病蟲害的影響,進行造林地土壤的消毒滅菌;在幼苗移栽培育期間,由于生長環境改變,可能造成米老排短期生長不適應,所以該時期進行病蟲害防治也較為重要。在防治蟲害方面,刺蛾、燈蛾等可以選擇藥劑防治或物理防治,使用敵百蟲800~1 000倍液進行藥物噴防或者黑光燈誘捕等,都能夠起到防治蟲害的作用。
米老排 ( Mytilaria laosensis)別名殼菜果、三角楓,屬金縷梅科 (Hamamieldacae) 常綠闊葉大喬木,被列入我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名錄。米老排天然分布于我國廣東省、廣西省和云南省及越南、老撾等地,上世紀 80 年代后,引種到我國福建省、江西省等地。米老排生長快、材質優良,是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混交造林及生物防火的優良樹種 。米老排 20 a 生時人工林總碳貯量達 331.61 t · hm-2 。本世紀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進行米老排的種質資源收集、優良家系和無性系選育 ,并突破組織培養技術難點 ,但組培苗移植仍沒有系統的研究。組培苗能否馴化移栽成功、并移植成活率是組培快繁能否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重要環節 。米老排組培苗葉片大、桿莖短的特點給室外移植成活帶來困難,本文分別從煉苗、移植基質、季節、移植苗木規格和移植后肥、水管理等開展研究,為合理制定米老排組培苗移植技術方案,指導組培苗規模化移植提供理論基礎。
米老排組培苗移植以 4 月成活率高,9—10月其次,考慮到我國南方地區佳造林季節為 3—5 月,為減少苗圃管理成本,米老排組培苗生產安排在 9—10 月出苗移植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基質試驗是組培苗移植的重要環節,對組培苗的移植成活率和后期生長有著重要影響。一般以保水性好、透氣性強的基質為好,為此很多輕基質材料如泥炭、草炭、蛭石、椰糠、珍珠巖等被廣泛采用。輕基質具有質量輕、疏松透氣、根系發達等優點被桉樹、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藍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及許多珍貴用材樹種育苗使用 ,但真正商品化的國產輕基質仍然較少,目前苗圃使用普遍主要為泥炭土。
苗高和地上鮮質量隨著噴肥時間延后而逐漸降低,不施肥低,根系生長發育以不噴肥為差。因此組培苗移植后還是應該早噴肥,對促進苗高生長和地上部分鮮質量增加有較大好處。
米老排人工林的發展,生產上對米老排苗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無性繁殖成為米老排良種繁育的重要手段。裘珍飛等 [4] 通過選取米老排人工林中的優良單株,建立了米老排組培快繁體系,用于優良株系的繁育,但其組培體系增殖率偏低,且組培苗較矮小,難以應用于實際的生產造林中。米老排也是一種萌蘗能力很強的樹種,可以多代萌發,萌生更新潛力大,其伐樁上的不定芽圍繞基部密集叢生,萌條較通直 [5]。白磊等 [6] 選用 1 年生幼苗的嫩枝和大樹萌條為插穗,獲得了 80.0% 以上的扦插生根率,但 5 年生優樹 1 年生枝條的生根率僅為 5.0%,將其作為優樹的繁育手段還存在一定缺陷。
全國米老排苗熱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