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吉林金枝槐苗木,20公分金枝槐苗基地,吉林金葉槐苗木,浙江50公分金枝槐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金枝槐錐狀花序,頂生,長25-28厘米,花梗較短,花萼呈吊鐘狀,具灰色絨毛,花冠黃色,具短的小柄。莢果,串狀,長2.0-6.0厘米,直徑8-12米米,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葉;花萼淺鐘狀,種子間縊縮不明顯,種子排列較緊密,果皮肉質,成熟后不開裂,有種子1-6粒,種子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
金枝槐苗木常用嫁接繁殖,用國槐做砧木。
國槐砧木的播種育苗:一般畝產國槐苗5500株,常規育苗,當國槐苗高0.4-0.6米時,可以進行金枝槐的嫁接。
金枝槐的蛀干類害蟲
主要是銹色粒肩天牛,每2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蛀道內越冬。幼蟲鉆蛀食樹干為害,每年3月上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為害韌皮部及木質部,連續為害后,形成層被破壞,韌皮部與木質部分離,導致受害株樹勢衰弱、枝條干枯,甚至整株死亡,影響園林景觀。
金枝槐葉部病害
主要是炭疽病。該病主要為害葉片、枝梢,多在葉片邊緣和葉尖發生感染,初呈黑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小斑,后擴大或多個小斑融合成大枯死斑,呈淺灰褐色,邊緣紫黑褐色。嫩枝病斑為黑褐色,病斑擴大繞枝一周,枝條枯死。
金枝槐葉部病害可用農業防治:冬季清除枯枝、落葉,集中銷毀,減少越冬病源;加強撫育,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溉,健壯樹體。
金枝槐干部病害
主要是腐爛病。該病主要為害主干和枝條,分枯梢和干腐兩種類型,以干腐型較常見。枯梢型多發生在側枝及頂梢上,3月上旬至5月中旬為發病盛期,初期病部皮層變色,失水枯死;干腐型多發生在西南方向凍傷、灼傷等處的主干和大枝上,潰瘍面初期呈暗褐色水漬狀、菱形,有酒糟味,腐爛變軟后失水下陷,有時龜裂,病斑擴大至樹干一周時上部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