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銅官山區從事閩楠苗,閩楠苗批發,閩楠袋苗,朝陽閩楠苗,閩楠苗報價及圖片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樹齡 |
2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花 |
類別 |
觀葉類 |
生長環境 |
溫室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是否古樹 |
否 |
是否移植苗 |
否 |
樹型 |
圓錐形 |
樹形 |
龍枝形 |
閩楠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造林地宜選擇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空氣濕度較大的山區半陰坡山腰中下部,溝谷兩側或河邊臺地。造林地全面清理后,采用水平帶整地后挖穴或穴墾整地,穴的規格為50厘米見方,30厘米深,表土回穴。楠木是珍貴樹種,為促進造林后幼樹的生長,整地挖穴時每穴施菜枯餅0.2公斤或復合肥0.2公斤作基肥,將肥料與穴內土壤充分拌勻,待菜枯餅腐熟后再造林。“雨水”前后幼樹萌動前,選擇陰天或小雨天造林,苗木栽植前適當修枝,摘除葉子,剪去過長或受到損傷的根系。各地造林經驗證明,隨起苗,隨打漿,保持根系濕潤是造林成活的關鍵,泥漿中應加入3%-5%的鈣鎂磷。栽植做到根舒、苗正、分層打緊,比原圃地土痕適當深栽2-3厘米。幼年期生長較慢,冠幅也較窄,純林初植密度可適當加大,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5米,每畝167株或220株為宜。閩楠幼年耐陰,通過營造混交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進幼林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濕潤的造林地,宜用杉木與楠木混交,混交比例為1:3
楠杉混交林的種間矛盾隨著林齡增長激化,如不及時采取調節措施,勢必影響楠木和杉木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抑制閩楠生長,應及時對杉木進行修枝,撫育伐,閩楠樹冠獲得充分的側方光照與營養空間,使楠木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在混交林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
發展閩楠人工林的途徑:一是營造混交林:一般采用株間、行間或行帶混交,伴生樹種選用杉木等早期生長快,庇蔭作用好的速生樹種,造林初期大都是伴生樹種生長旺盛,林冠處于上層,閩楠生長慢,林冠雖處于下層,但生長發育正常,此后逐漸伐除生樹種,即可以短養長,同時達到培育閩楠的目的。尤溪經營林場1976年造的楠杉混交林,從造林后第7年開始,逐步間伐杉木直至全部伐除,增加收入又可發展珍貴樹種閩楠,這種方法有以杉養楠、以杉促楠、以杉保楠的作用。3種不同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以2楠1杉株間混交,閩楠生長好。同時楠杉混交林有較強的抗蟲害能力,石路試驗區發生鱗毛葉甲蟲危害,啃食嫩梢,使頂梢枯黃,嚴重危害閩楠生長。在同一坡面上調查,閩楠純林被害株數達95%,而楠杉混交林中的閩楠被害株數僅5%。
閩楠病蟲預防 莖腐病
發病嚴重時,導致幼苗莖基部變黑腐爛,病株下部葉片發黃葉緣變褐色,隨即枯萎,此病病源為土壤習居性菌,圃地積水土壤過濕或連續高溫,植株生長不良,容易發病,土壤瘠薄,有機質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
⑴播種前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或敵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細土稀釋20-30倍,均勻撒入表土,也可溝施于播種溝內。
⑵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濕度;高溫時搭蔭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
⑶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1.5克噴粉或50%代森鋅500倍液,每平方米澆灌2-3公斤藥水。
蛀梢象鼻蟲
以幼蟲鉆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嚴重時達69.1%,對高生長及干形發育有較大影響。1年發生1代,以成蟲越冬,3月閩楠抽梢時,成蟲產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蟲在當年新梢中蛀食為害,蛀道長10厘米。幼蟲期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蟲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成蟲期很長,直到次年3月份產卵后死亡。
防治方法:
⑴在3月份成蟲產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蟲盛發期用621煙劑熏殺成蟲,每畝用藥0.5-1公斤。
⑵在4月上旬用40%樂果乳劑400-600倍液噴灑新梢,可殺死梢中幼蟲。
⑶在發現新梢葉片萎蔫時,及時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燒毀。
折疊
對閩楠的異地保護現今僅在湖南沅陵、江西祟義和福建三明營造有人工林,中省僅在一些科研、教學單位作了一些栽培引種工作。一般采用種子育苗方法繁殖。采種優良母樹應在20年以上。由于種子失水后壽命很短,采回果實后應立即洗凈陰干,濕沙貯藏或隨采隨播,忌堆積曝曬。幼苗出土后要適當遮蔭。由于其生長較慢,宜于密植。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選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可先在離地5-10厘米處切莖,保持完整根系,種植時切面應與地面平。萌后留苗一株進行撫育。為增大造林成活率,造林應選在陰天為佳。
以不同海拔梯度為一維資源位,對羅卜巖保護區閩楠群落的8個主要伴生樹種進行生態位寬度,生態位重疊定量測定,結果表明,該群落中的優勢樹種的生態位寬度值均普遍較大,優勢種群之間處于資源共享局面,群落相對穩定。在福建省明溪縣閩楠保護小區內以閩楠及其伴生樹種在正常林分和伴生樹種為優勢種組成的闊葉林分中的優勢度為環境容納量,用重要值百分數求取種間競爭系數,采用Lotka-Volterra競爭方程研究閩楠的共優種群(閩楠及其伴生樹種)種間競爭關系。結果表明平衡時,閩楠及其伴生樹種相對優勢分別為76.85%和23.15%,說明閩楠種群在天然林中群落中處于支配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