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四翅濱藜苗,四翅濱藜樹苗,四翅濱藜,四翅濱藜小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防護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樹形 |
垂枝形 |
樹型 |
圓柱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果 |
若將四翅濱藜與苜蓿混合,可在苜蓿原成分基礎上提高粗蛋白含量10個百分點。奶牛的一個泌乳期產奶量一般品種6000公斤,而使用四翅濱藜混合苜蓿草產品,每日喂養3公斤,奶牛的一個泌乳期產奶量一般品種8000公斤,肉牛1歲可達400——500公斤。另外,四翅濱藜具有很強的保鮮性,若與其他飼料混合包裝可以防霉變。
四翅濱藜為準常綠灌木,高1~2米。 枝條密集,樹干灰黃色,嫩枝灰綠色。葉互生, 條型和披針型,全綠,長1.5~6.8厘米;葉正面綠色, 稍有白色粉粒,葉背面灰綠色粉粒較多。無明顯主莖,分枝較多,當年生嫩枝綠色或綠紅色,木質化枝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有裂紋。花單性或兩性,雌雄同株或異株,花期5~7月。胞果有不規則的果翅2~4枚, 果翅為膜質,種子卵形,7月中下旬開始掛果,9月下旬成熟,種子有后熟作用。
四翅濱藜屬于自由授粉植物,其子代分化十分明顯,形成各種不同的形態類型,干型有直立型、匍匐型;葉有常綠、準常綠,大葉型和小葉型;枝條有干梢、不干梢型。
肉蓯蓉傳統寄主植物為藜科植物梭梭,具有耐旱、耐寒、耐鹽堿、耐貧瘠等特性,以梭梭為寄主植物種植肉蓯蓉已經獲得了成功,但梭梭年生長量較小,經濟價值較低。為了解決傳統寄主植物的弊端,以四翅濱藜為寄主植物的肉蓯蓉,四翅濱藜和梭梭都屬于藜科屬植物,兩者基源相同,這為接種肉蓯蓉提供了科學依據,四翅濱藜生物量大,接種成功可為肉蓯蓉提供更多的養分,有益于肉蓯蓉的生長,研究表明,四翅濱藜在高鹽堿地的造林成活率明顯紅柳、多枝檉柳、梭梭等抗鹽堿樹種。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