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貴州一米高杉木樹,杉木樹多少錢,杉樹,天津杉木樹,杉木樹繁殖栽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種類
1.嫩枝新葉均為黃綠色、有光澤的油杉,又名黃杉、鐵杉
2.枝葉藍綠色、無光澤的灰杉,又名糠杉、芒杉、泡杉
3.葉片薄而柔軟,枝條下垂的線杉,又名柔葉杉
分布范圍
分布:產于浙江天目山、福建南平三千八百坎及江西廬山等處海拔1100m以下地帶,浙江、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四川、貴州、云南、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及河南鄭州等地有栽培,生長良好。
植物管理
播種后約一個月,種子先后發(fā)芽出土,就要分次揭去蓋草,每一次揭去三分之一左右,隔3—5天再去揭去三分之一,3—5天后再揭去三分之一。揭苗后應采取遮蔭措施,透光度保持30%—40%,立秋后應適時拆去遮蔭棚。剛出土的幼苗要注意防治杉木猝倒病。
杉木猝倒病防治,用1%—2%有硫酸亞鐵溶液,每畝噴灑150斤,連續(xù)噴灑4次—7次,每隔7天一次。每次噴灑完后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幼苗,以防幼苗產生藥害。也可用0.3%漂白粉、1%波爾多液或0.1%—0.5%敵克松噴灑苗木。
杉苗全部出土后要及時除草松土,整個苗期要除草8次—10次,同時要適時追施性肥料,雨后及時清溝排漬,干旱季節(jié)及時澆水和抗旱保苗,并分次做好間苗工作。
杉苗達到二級苗以上壯苗的標準是:莖直而粗,頂芽飽滿(菊花頭),針葉紫紅或灰綠,充分木質化,根系發(fā)達,側須根較多無損傷。苗高大于16cm,根徑大于0.3cm,根系長大于15cm,大于5cm的側根數(shù)在10條以上。
主要價值
杉木:紋理順直、耐腐防蟲,廣泛用于建筑、橋梁、電線桿、造船、家具和工藝制品等方面。據(jù)統(tǒng)計,中國建材約有1/4是杉木。杉樹生長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中國南方重要的特產用材樹種之一。
杉樹皮作用:用杉樹皮凈化海水:海上的運油船只時常發(fā)生原油泄漏事件,造成海水嚴重污染。清理泄漏的原油,凈化海水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日本神奈川縣海上災害防止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杉樹皮清理海上油污、凈化海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杉木在我國長江流域、秦嶺以南地區(qū)栽培廣、生長快、經(jīng)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木材黃白色,有時心材帶淡紅褐色,質較軟,細致,有香氣,紋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供建筑、橋梁、造船、礦柱、木樁、電桿、家具及木纖維工業(yè)原料等用。
在南方各省區(qū)是重要的造林樹種之一。杉木產量高,生長快,材性好,用途多,運銷范圍廣,銷售數(shù)量大,其木材是的建筑用材、裝飾用材,也是的紙漿用材,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材樹種,在過去實施的退耕還林工程、豐產速生建設工程中,杉木仍是主要造林樹種之一。
目前杉木人工造林種苗主要用種子進行實生苗繁殖,然而實生繁殖后代通常會在一定程度產生與其母本不一樣的性狀,即母株優(yōu)良性狀不一定能得到穩(wěn)定的遺傳,從而造成子代林分化嚴重,影響到林木質量和產量。而扦插雖能保持親本優(yōu)良遺傳性狀,但不易生根,成苗率低。
杉木(拉丁學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別名:沙木)是杉科杉木屬植物,分布于中國和越南,較喜光,喜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huán)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
其高達30米,胸徑可達2.5~3米;樹冠尖塔形或圓錐形,樹皮灰褐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對生或輪生。其葉在主枝上輻射伸展,側枝之葉基部扭轉成二列狀,革質、豎硬。其雄球花圓錐狀,有短梗;雌球花單生或2~4個集生,綠色;種鱗很小,先端三裂,側裂較大,裂片分離;種子扁平,暗褐色,有光澤。
移栽
杉木大田移栽可分為春季和秋季兩個節(jié)令進行,各個節(jié)令的栽植方法有所區(qū)別,但一般都采用20×20×40米穴植法,栽植規(guī)格一般采用2×1.5米,栽植密度一般均在222株/畝。如果苗大,還可以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栽植。
春季栽植杉木:杉木栽植好選擇在1-2月份進行,即立春前新芽未萌動前進行,此時栽植,生根快,成活率高,長勢好。
選擇良種壯苗:良種壯苗,是速生豐產的首要條件,采用一年生苗高35厘米以上粗壯的、根系發(fā)達的Ⅱ級以上苗木。
磷肥漿根:方法是每50千克黃泥土加10千克磷粉混合用糞水潑濕堆漚,發(fā)酵腐熟后使用,每250株苗木約用1千克混合后的磷肥進行蘸根。
林作間種:以耕代撫,特別是間種木薯、豆類效果好。同時對間種的作物要進行除草施肥,改變了林內的土壤環(huán)境和土壤肥力,對杉木生長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