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新莊苗圃,贛南早臍橙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紅肉臍橙適宜種植于年平均氣溫在17.5℃以上,多年極端低氣溫平均值在-3℃以上地區栽培。紅肉臍橙適種植的區域是:年活動積溫5500~6500℃,果實成熟前的10月底至11月晝夜溫差大的臍橙適栽區。
且冬天霜凍或有霜凍出現時間12月底以后或時間短暫的區域適宜種植,長江中上游為適栽區,可適度發展。但熱量條件稍遜的地區栽培表現果實偏小,大小不整齊。
施肥原則:應充分滿足血橙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要,提倡多施有機肥、合理施用無機肥和配方肥料。并根據葉片分析結果、果園土壤分析結果、血橙物候期等指導施肥。
施肥方法:以土壤施肥為主,配合葉面施肥。采用環狀溝施、條溝施、穴施和土面撒肥等方法。幼樹施肥:勤施薄施,以氮肥為主。
配合施用磷、鉀肥,春、夏、秋梢抽發期施肥5-6次,(3、5、6、7、9、12月,每次每株施碳銨0.4斤或尿素0.2斤。
試種探索階段。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以尋烏園藝場的創辦和信豐等地初次試種臍橙為標志,開啟了發展柑橘業的探索。引種調整階段。上世紀八十年代,以時任中央總書記胡耀邦給贛南柑橘發展的指示信和從華中農大引種紐荷爾等8個臍橙品種為標志,開啟了果樹品種以柑橘為主的大調整,拉開了贛南臍橙發展的序幕。山上再造階段。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實施“山上再造”和“興果富民”戰略為標志,掀起輪發展高潮,開啟了柑橘品種由寬皮柑橘為主到以臍橙為主的大調整。
經過連年大開發,贛南臍橙面積初具規模發展壯大階段。新世紀頭五年,以安遠誓師大會為標志,掀起第二輪發展高潮,全面轉換果園經營機制,開啟了臍橙產業的大發展。自2002年以后,全市新開發種植的臍橙面積以年均近20萬畝的速度迅速擴張。2005年底,全市臍橙總面積從2000年的30萬畝迅速增加到115萬畝,產量從2000年的2.3萬噸猛增到36萬噸,產業規模迅速壯大。轉型提升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