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寧河銷售楓香小苗,朝陽楓香小苗,宣武銷售楓香小苗,銷售楓香小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園林用途 |
風景樹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2年 |
樹形 |
寶塔形 |
樹型 |
垂枝形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葉 |
楓香繁殖技術
楓香繁殖的手段挺多的,但是播種是用得比較多的方法,播種之前先確定好土壤,將土壤雜物清理干凈,殺蟲消毒這些都要做,在植株樹上選一些健康的枝丫,讓根部在水里面泡一會在插在土壤里面,能增加存活率,扦插之后馬上澆點水,夏天的時候注意遮陽,別被強光曬死了,降雨天氣就好移到室內栽培。
楓香管理養護
在進行種子的采集時應選擇生長10年以上、無病蟲害發生、長勢健壯、樹干通直的優勢樹作為采種母樹。楓香花4月上旬開花,10月下旬果實成熟。果穗球形, 徑2.5~3.5厘米,由多數蒴果組成。每一蒴果僅有1~2枚可孕的黑色種子,具倒卵形短翅。可孕的種子有翅,為黑色;不孕種子無翅,為黃色,較淡。 果實成熟后開裂,種子易飛散。當果實的顏色由綠變成黃褐(稍帶青)、尚未開裂時,應將其擊落,以便于收集。回的果實應置于陽光下進行晾曬,一般3~5d即 可。在晾曬的過程中,應常用木锨翻動果實,待蒴果裂開后將種子取出。然后用細篩除去含有的雜質即可獲得純凈的楓香種子。。以鮮果的重量進行計算,出種率為 1.5%~2.0%。采集的種子應裝于麻袋內置于通風干燥處進行儲藏。
楓香樹養殖方法
1、選地整地:選擇溫暖濕潤、土壤深厚的山谷、山坡下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區以陰坡半陽坡為好。整地冬季前完成,緩坡地以全墾加穴狀整地為好,山地陡坡采取魚鱗坑或穴狀整地,穴規格50*50*40厘米。
2、植株定植:3月中上旬氣候較穩定時造林,一般株行距為(1.5~3.0)*(1.5~3.0)米,栽1110~4440株/公頃。培養用材林可稀植,以培養餌料林、原料林、材苗兼用林為主的可密植。丘陵和低山區可營造混交林,與馬尾松、杉木等樹種混交,混交方式為帶狀或塊狀,混交比例楓香占30~40%。
3、除草施肥:新造林要連續除草松土2~3年,在5~6月和9~10月撫育2次,第1年以除草為主,第2、第3年以擴穴為主,穴徑60厘米,深度15厘米。幼林在9月至翌年5月結合撫育進行施肥,用有機肥或復合肥進行條狀溝施,成林施肥好在冬季進行。
4、修剪間伐:造林后第2年開始修除樹木基部1/3以下枝條及雙叉枝和競爭枝,直至郁蔽成林。修剪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修枝切口要平滑,不傷樹皮,不留樁。林分郁閉度達0.9以上時,被壓木占總株樹的20~30%時進行間伐,起始年限在10年左右,第1次強度為林分總株樹25~35%,間伐后郁閉度不小于0.7,間伐間隔期不小于8年,以后問伐強度為20~30%,30~40年后采取主伐。
5、病蟲防治:清除造林地上的枯枝落葉,消除病蟲源,營造混交林,改善林地生態環境,清除病蟲木,破壞病蟲棲息環境:科學施肥,合理間伐,在防治棕色天幕毛蟲上,宜采用如下方法:
①人工防治:人工摘繭。保護天敵,把野外采摘的繭中已被寄生的蛹,撿出放回林中或不采摘。毒繩法,用20%殺滅菊酯與機油按1:8混合調好,紙繩浸泡0.5小時后,撈出晾干后綁于樹干胸高處,防治效果在90%上。燈光誘蛾,在危害較重林地集中設置誘蟲燈,誘殺成蟲,效果較好。
②化學防治:用25%滅幼脲Ⅲ號35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800倍液,用機動噴霧機于傍晚噴霧樹冠,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還可用菊酯類藥液噴入網幕內,防效達95%以上。
楓香樹的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木材稍堅硬,可制家具及貴重商品的裝箱。
藥用價值
樹脂供藥用,能止痛,止血生肌;根、葉及果實亦入藥,有除濕,通絡功效。路路通,用藥部位為楓香樹的果序。味苦;性平。除濕;疏肝活絡;利水。
楓香脂,用藥部位為楓香樹的樹脂。味辛、苦;性平;止痛;止血;生肌
楓香樹根,用藥部位為楓香樹的根。味辛、苦;性平。消腫;止痛。
楓香樹皮,用藥部位為楓香樹的皮。味辛;性平。除濕止瀉;止癢。
楓香樹葉,用藥部位為楓香樹的葉。味辛、苦;性平。行氣止痛;;止血。
楓香的種類分類種類引見山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var. monticola)小喬木,小枝及葉背禿凈無毛,葉背常有灰白色,基部平截或微心形,宿存萼齒稍短。散布于四川、湖北、貴州、廣西及廣東等省區的山地,多見于500米以上的叢林中。 代表種類1.五角楓(地綿槭、色木) 落葉喬木,高可達20cm。樹皮薄,小枝內常有乳汁。單葉對生,裂片徑達7cm——15cm,平日掌狀5裂,基部常心形,裂片卵狀三角形,全緣,兩面無毛或僅上面脈腋有簇毛。花雜性,傘房花序頂生。果扁形,果翅伸開成純角,翅長為堅果的2倍。花期4—5月,果期9—10月。主產長江流域、東北、華北及西南南部,西至四川,陜西散布為普遍。 2.雞爪槭(雞爪楓、青楓) 落葉小喬木,高可達7cm—8cm,樹冠傘形或圓球形,小枝纖細,紫色或灰紫色。葉片徑6cm—10cm,掌狀5cm—7cm深裂,平日7深裂,裂狀,裂片卵狀長卵形至披針,葉緣具細重鋸齒,上面僅脈腋有簇毛,花雜性,紫紅色。果球形,兩果翅伸開成直角至鈍角,幼時紫紅色,成熟后棕黃色。花期5月,果期9月。重要散布于華東、華中各地。 3.元寶楓(平基槭) 落葉喬木,高可達lO米。樹冠傘形或倒廣橢圓形。葉掌狀5裂,裂片全緣,裂片間成銳角。葉基平日截形。果核扁平,兩果翅睜開約成直角,翅較寬,即是或略善于小堅果。主產華北及西南南部一帶,內蒙古、陜西、山東、江蘇、安微亦有散布。 4.三角楓(丫楓、雞楓) 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薄條片剝落,樹冠橢圓形。葉先端3淺裂或不裂,全緣或略有疏淺鋸齒。果兩面凹陷,兩果翅近于平行。產長江流域各地,華北、華南、東北各地有種植。 5.茶條槭〔華北茶條)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平日葉片3(一5)羽裂,中裂片凸起,兩側直伸或不分明,裂緣不劃一的缺刻狀重鋸齒,羽狀脈,基部三出。果兩面崛起,果翅長為果體的2倍,豎立成銳角,內緣多堆疊。產西南、華北,亞種苦茶條,產于長江流域中、下流地域。 6.復葉槭(地蠟槭、糖槭) 落葉喬木,高達20米。小枝綠色,無毛。奇數羽狀復葉,小葉3—7(9),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葉緣有不規則缺刻,頂生小葉常3淺裂。花單性異株,雄花序傘房狀,雌花序總狀。果翅狹長,伸開成銳角或直角。花期4月,果期9月。原產北美,我國華東、西南、華北有引種種植。
楓香的散布地區楓香樹原產加拿大東部和美國,中國可在北至黑龍江,南至江蘇、安徽、湖北北部地區內發育。楓香產中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東,東至臺灣,西至四川、云南及西藏,南至廣東;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楓香中國國際散布于海南、廣西、云南東南部、廣東、香港、福建、湖北、四川、江蘇、河南、陜西、甘肅等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