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黃精種子,黃精苗,黃精種苗,黃精小苗 |
面向地區 |
全國 |
類別 |
中草藥類 |
凈度 |
98% |
應用場景 |
花圃苗圃生產 |
等級 |
3 |
播種期 |
多季 |
繁殖方式 |
播種苗 |
盛花期 |
多季 |
資源銳減: 近年在大別山金寨縣,主產區的資源銳減。黃精以為主,采挖一次,3、4年才能恢復,況且連年的只挖不種,導致黃精的產量急劇下降。在霍山黃尾鎮山區的一個收購點的黃老板介紹:每年在農忙以前,有青壯年人翻山越嶺,起早貪黑,一天可挖70-80斤鮮貨。而今兩天也挖不到50斤鮮貨。早幾年我在春季可收上3000-4000公斤干貨。如今掛牌半個月了,只收到100多斤干品,價格還比去年高上5-6元錢。
生產周期長: 黃精以為主,分布在北溫帶,多生長在海拔2000米以下陰濕的山坡林下或灌木林中,喜生于土壤肥沃、濕潤砂質土中。黃精喜陰怕旱耐寒,可在有蔭蔽條件,引家種。以種子繁殖生長周期可達5-6年,根莖繁殖每年可去一段莖節,每段莖分生多個腋芽,經發育行成結節狀根莖體系,經2-3年甚至3-5年的根莖粗壯可供藥用。由于生長緩慢,產量非常有限。
黃精種子的種植時間 黃精種子在秋季成熟,以八九月份為主,這時候將種子采集進行保存,然后等到來年春天就能播種。要注意篩選種子,不是所有的種子都是適合直接種植的。
植物基原 黃精正名始載于《名醫別錄》,實際上《神農本草》中的女萎包含了黃精。藥材自古以來存在多源性,宋代《證類本草》所收載的黃精圖達10幅之多,是該書中附圖數量多的一味中藥。 唐宋元明清強調葉對生為正精,民國時期以互生葉類群為主。 20世紀70年代的《中藥大辭典》收載了5種黃精屬植物。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藥用黃精來源于黃精、多花黃精和滇黃精3種黃精屬植物。《全國中草藥名鑒》及《中國中藥資源志要》分別記載了8種和17種黃精屬植物作黃精藥用。
黃精種子種植 準備工作:黃精種子、多菌靈或者亮盾、草木灰、碎木屑或者松針等材料,接下來正式的種植流程。 1.用30~35°的溫水將黃精種子浸泡24小時,之后撈出種子晾干。 2.按照每公斤種子搭配10克左右的多菌靈進行翻炒混合拌種或者用亮盾包衣。
種子采集和貯藏 在10月下旬時采集成熟的黃精果實,將其種子取出并現在其中飽滿度高、無病蟲害且直徑達0.25厘米以上的種子。將種子和濕沙混合均勻,他們的比例保持在1:3.5,濕沙的濕度以以手握成團、觸之即散為度,再在背風處挖坑,將種子和濕沙混合物燕麥即可。在貯藏時挖的坑深35厘米為宜,坑底要有隔離層,這樣能避免種子在貯藏時發芽,可以在坑底鋪一層3厘米厚的蛭石層,再在上面鋪一層4厘米的沙層,再用蓖麻葉、雷公藤葉、雷公藤皮、廢次煙葉、枸杞葉在沙層鋪一層5厘米厚的植物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