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綠化苗木_泰安平盛苗圃圖_園林綠化苗木
產品名稱 |
園林綠化苗木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冠幅 |
100cm |
落葉與否 |
落葉性 |
生長環境 |
露地 |
樹齡 |
1年 |
主要觀賞部位 |
觀果 |
從苗木的特性上,綠化苗木大致可分為以下種類:喬灌木、移栽大樹、扦插小苗、樹樁盆景、竹類植物、藤本植物、草本花卉、草皮草種、造林苗、新優果苗、種籽種苗。 移栽大樹分類:紅果冬青、桂花、香樟、紅楓、楊梅、紫薇、樸樹、榔榆、皂角、黃連木、木瓜樹等。 扦插小苗分類:金邊黃楊扦插小苗、金葉女貞扦插小苗、紫薇扦插小苗、丹桂扦插小苗、紅葉石楠扦插小苗、毛杜鵑扦插小苗、紅繼木扦插小苗、紅葉小檗小苗、月季小苗、等 速生楊扦插育苗種植技術 1. 種條選擇 應選擇適合當地土質和氣候的優良品種進行繁育。種條的來源一般有兩個途徑:一是直接從速生楊樹上采集1~2年生的健壯枝條,選用其中較順直、粗細勻稱、芽苞飽滿、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為種條。二是選用1~2年生壯苗苗干作種苗,質量要達到國家規定的一、二級苗標準,不得使用三級苗。種條的采集和儲藏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扦插前直接從樹上或平茬苗干上采集;另一種是將種條進行沙藏越冬處理,經過冬季的0~5℃低溫,翌春再扦插。冬季沙藏時,各地應視自然資源及氣候情況采取不同的防寒措施防止凍害。我基地采取的是深挖地窖的方式防寒。同時應注意控制沙子的濕度,濕度過小易引起種條失水,濕度過大易引起種條腐爛,一般以控制在60%左右為宜。 2. 插條剪截 用果樹剪或菜刀把種條剪截成15~20厘米長的插條,剪截時應注意以下3點:一是應進一步觀察和選擇種條,種條上端沒有木質化或木質化不完全的部分及種條下端較粗大、較彎曲、芽苞較小的部分應截掉,選取中間部分作為種條。二是剪截的工具要保持鋒利,如用鈍刀、鈍剪易造成斷面枝皮撕裂,影響發芽。三是注意將插條的下端(入土端)剪截成45°角斜面,以便于入土,上端剪截成平面,平面離預留出苗芽2~3厘米(在實際操作中,根據經驗一般是在預留出苗芽的上一芽苞的下端進行剪截)。 3. 催根處理 為提高扦插成活率,要對插條進行催根處理。 ①浸水催根。由于插條經過整個冬季后水分損失較大,為插條自身有足夠水分生根發芽,在春季扦插前,將剪截好的插條裝入化纖袋中(便于浸泡和撈取),視失水情況浸泡2~7天。 ②倒置催根。將插條每80個左右捆成一捆,挖深0.5米,長、寬各1米的坑,坑底鋪15厘米左右厚的沙子,將插條倒立在坑中,坑口蓋一層塑料薄膜并用土壓實,7~10天后,扦插成活率可達98%. ③藥劑催根。一般用0.01%萘乙酸鈉溶液處理24小時,或用ABT1號生根粉100毫克/千克溶液浸泡2小時,都可顯著提高扦插成活率。 4. 土地平整 應選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的砂壤土和壤土地塊。施足底肥,每畝施基肥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10千克、尿素30千克,同時施入呋丨喃丹2.5千克,以消滅地下害蟲。對土地進行深翻很關鍵,在實踐中,一些單位圖省事,只進行旋耕,耕層非常淺,加上起壟起梁用土,結果造成耕作土層太薄,插條很難插下去。另外,耕地時還要注意對地頭邊角的深翻,機械無法達到的小邊角必要時使用小機械或者人力翻耕,做到橫到頭、豎到邊,防止出現苗圃中間長勢好、周邊長勢差的問題,影響整個苗圃質量。扦插株行距一般為30厘米×100厘米,如采用平地扦插,一般每隔3米打一壟梁,便于澆水,現在大多采用的是大田式高壟覆膜育苗,應把土地整成100厘米(梯形壟面上部寬度)一壟的苗床,每壟的兩邊各扦插一行,兩壟間隔與苗床同寬,覆膜以0.008毫米厚的黑色薄膜為佳(防草效果好于白色膜),并注意應在起壟后立即覆膜。 5. 扦插要點 每年的3月中下旬進行扦插。如采用高壟覆膜扦插,插條應露出膜外2厘米左右。特別應注意的是,不能用插條直接在膜上扦插,因為直插時插條的底部會切割塑料覆膜,插條在底部形成一個大小一致的膜片將底部封住,影響插條對水分和營養的吸收而造成死苗。扦插時,應用木棍或手指先戳破薄膜,再對準膜孔扦插。同時應注意,在薄膜上戳孔時不能太大,以比插條略粗為宜,太大易跑風漏氣,吹大風時薄膜易被吹破,所以要在扦插后或同時用土對扦插孔進行封孔。如采用在大田內直接扦插,可按株行距在土質較松的地塊上直接扦插(也可覆膜)。在土質較硬的地塊上插條難以插下去,一些人就用磚頭等重物擊打插條上部,導致上部變毛糙或者劈裂,影響出芽。此種情況下可用鉆孔或犁、鋤開溝的辦法扦插,并注意扦插后壓實。在土質肥沃、水利條件較好的地塊株行距可適當小些,在干旱及丘陵地區株行距可適當大些,每畝以2000~2500株較為適宜。 6. 苗期管理 速生楊苗生長迅速,極喜肥水,扦插后要做好灌水、施肥、中耕等工作。 ①灌水。扦插后要立即澆水,6月底前應保持苗圃濕潤,全年根據降水和土壤墑情灌水5~7次,以苗木生長的需要。第丨一次澆水時,避免大水沖灌和地內積水,防止扦插條被水沖走和漂起,要小水慢慢滲灌。以后每次澆水以澆透為止,避免長時間漫灌,防止地溫降低和引起爛根。在土地出現大平小不平時,為了防止出現低洼地淹苗、凸出地澆不上苗的情況,在整地時起壟的基礎上,視需要隨時增加擋水橫檔。 ②追肥。于4、5、6、7月中旬分4次施入,每畝分別施尿素10千克、10千克、20千克、30千克。為增強苗木木質化程度,于8月中下旬每畝施25千克三元復合肥和10千克氯化鉀。追肥以溝施為宜。 ③中耕。每次灌水后和苗木生長期間,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提高地溫,保持墑情。 ④抹芽。要適時做好抹芽工作,一般應進行1~2次。在幼芽長到20厘米左右長時,應選擇高大粗壯的幼苗預留,其他幼苗全部抹去。如果第丨一次未清理干凈,或又生長出預留苗以外的新苗,此時可再進行1次抹芽。 ⑤培土。為了培育和擴大根系覆蓋面積,增強抗風力,從苗高20厘米開始要進行多次培土。 ⑥病蟲害防治。苗期要特別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幼苗是害蟲易侵害的部位,要注意觀察,做到早發現、早防治。5月下旬以后,要特別注意防治葉斑病、潛心蛾等病蟲為害。 第六章 保護地栽培 第丨一節 溫室 6.1.1 溫室栽培宜利用育苗床、容器育苗、施用營養液。地栽,土壤有機質含量不應低于5%。 6.1.2 溫室應四季育苗,要有增溫、降溫、遮蔭、通風、噴霧等設備。夏季室內氣溫不得超過30℃,冬季溫度不得低于10℃。 6.1.3 溫室應有專項生產計劃,管理辦法,有技術人員管理。 第二節 塑料棚 6.2.1用于苗木繁殖及珍貴苗越冬,。冬季、春季注意防風,早春注意通風降溫,防止生理干旱。 第三節 陽畦 6.3.1 陽畦在苗圃多用于冬季苗木繁殖,也用于珍貴幼苗越冬,宜設專人管理。 6.3.2 用于繁殖要求表層鋪1厘米粗沙,下層插壤要求利于幼苗生長發育。冬季應充分利用晴天的太陽加溫,促進光合作用。基質要消毒。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