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方式前進后退負載重量0-5000KG驅動方式差速、舵輪、麥輪安全防護激光避障導航方式磁條、二維碼、激光控制方式單片機爬坡性能3-5°通信方式串口、WIFI(2.4/5G)供電能源鋰電池組
AGV上的傳感器將根據信號的強度,選擇某一頻率的電磁信號為AGV提供導引。這項技術在地面埋設多條導線來處理交叉點或其它操作點。系統將給導線施加一定的電壓,使AGV按照預定的路徑行駛。例如,在一個交叉點設置3條立的導線。

隨著電子技術和微處理器技術的不斷發展,AGV的應用也越發廣泛。AGV變得更加智能化,而路徑卻沒有以前那么復雜了。其中,死估算的發展是主要的突破之一。死估算這一術語描述的是AGV自主在地面行駛的能力。死估算的大優點是在交叉點不需要沿著AGV的轉彎半徑開槽,AGV可以離開導線,按照程序中設定的半徑轉彎,然后再繼續沿著導線行走。這樣,雖然在地面上仍然需要埋設多條導線,但是導線的安裝卻非常簡單了。

AGV的應用從初的傳統式定向配送,迅猛地發展到擁有機器人接口的、由復雜的計算機控制的汽車裝配線領域。AGV能夠成為一個立的系統,也可以集成到其它系統中,或者成為各個相對立的自動化生產區之間的紐帶。初的AGV只用于在水平方向上搬運放在托盤上的物料,而對于AGV的設計和應用已經像工業機器人一樣多種多樣了。

自動導向車(AGV) 是采用自動或人工方式裝載貨物,按設定的路線自動行駛或牽引著載貨臺車至地點,再用自動或人工方式裝卸貨物的工業車輛。按日本JISD6801的定義:AGV是以電池為動力源的一種自動操縱行駛的工業車輛。自動導向車只有按物料搬運作業自動化、柔性化和準時化的要求,與自動導向系統、自動裝卸系統、通訊系統、安全系統和管理系統等構成自動導向車系統(AGVS)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計算機硬件技術、并行與分布式處理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軟件開發環境的不斷發展,為AGV的研究與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基礎。人工智能技術如理解與搜索、任務與路徑規劃、模糊與神經網絡控制技術的發展,使AGV向著智能化和自主化方向發展。AGV的研究與開發集人工智能、信息處理、圖像處理為一體,涉及計算機、自動控制、信息通訊、機械設計和電子技術等多個學科,成為物流自動化研究的熱點之一。

優點
自動化程度高
由計算機,電控設備,磁氣感應SENSOR,激光反射板等控制。
當車間某一環節需要輔料時,由工作人員向計算機終端輸入相關信息,計算機終端再將信息發送到中央控制室,由的技術人員向計算機發出指令,在電控設備的合作下,這一指令終被AGV接受并執行——將輔料送至相應地點。

在郵局、圖書館、碼頭和機場等場合,物品的運送存在著作業量變化大,動態性強,作業流程經常調整,以及搬運作業過程單一等特點,AGV的并行作業、自動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性能夠很好的滿足上式場合的搬運要求。瑞典于1983年在大斯得哥爾摩郵局、日本于1988年在東京多摩郵局、中國在1990年于上海郵政樞紐開始使用AGV,完成郵品的搬運工作。在荷蘭鹿特丹港口,50輛稱為“yard tractors”的AGV完成集裝箱從船邊運送到幾百碼以外的倉庫這一重復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