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 |
金銀花 |
面向地區 |
全國 |
忍冬半常綠藤本;幼枝暗紅褐色,密被黃褐色、開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無毛。葉紙質,卵形至矩圓狀卵形,有時卵狀披針形,稀圓卵形或倒卵形,極少有1至數個鈍缺刻,長3~5(~9.5)厘米,尖或漸尖,少有鈍、圓或微凹缺,基部圓或近心形,有糙緣毛,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小枝上部葉通常兩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葉常平滑無毛而下面多少帶青灰色;葉柄長4~8毫米,密被短柔毛。
金銀花田間管理 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封凍前,要進行松土、培土工作。每年施肥1-2次,與培土同時進行,可用土雜肥和化肥混合使用。每次采花后追肥1次,以尿素為主,以增加采花次數。果實圓形,直徑6-7毫米,熟時藍黑色,有光澤;種子卵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長約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兩側有淺的橫溝紋?;ㄆ?-6月(秋季亦常開花),果熟期10-11月。
《本草求真》記載:“金銀花,諸書皆言補虛養血,又言入肺散熱,能治惡瘡、腸澼、癰疽、痔漏,為外科治毒通行要劑。按此似屬兩歧。殊不知書言能補虛者,因其芳香味甘,性雖入內逐熱,而氣不甚迅利傷損之意也;書言能養血者,因其毒結血凝,服此毒氣頓解,而血自爾克養之謂也。究之止屬清熱之品耳,是以一切癰疽等病,無不藉此內人,取其氣寒解熱,力主通利。如謂久服輕身,不無過諛。凡古人表著藥功,類多如是,但在用藥者審認明確,不盡為藥治效所惑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