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鄉巴佬酒廠榮獲“仁懷市十一五工業民營企業”榮譽。
2012年,榮獲2013-2016年度“貴州省商標”稱號;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鄉巴佬酒廠改制組建為“貴州黔酒酒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在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茅臺鎮15.03平方公里(上坪村)建設“黔酒一號酒莊”,年產大曲醬香白酒2500噸;黔酒一號榮獲中國酒業協會、仁懷市人民授予“中國醬香白酒核心產區(仁懷)推薦酒”;榮譽中國酒類流2022年2022“黔酒一號”榮譽“仁懷推薦酒
《史記》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番陽令唐蒙出使南越,在番禺(今廣州)飲枸醬。回長安問蜀商,蜀商曰: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時今仁懷境屬蜀國東南境)。《說文》釋:醬,醢也。酒已和醬,醬字從酉,與酒相類。醢,初為醬,久儲為酒。兩者都以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釀造制成。《酒小史》把枸醬視為酒的
唐、宋時期,茅臺鎮以糧食制曲和釀造谷物酒工藝,開始釀造蒸餾酒。貴州所釀制的“風曲法酒”質量佳美,全國,成為朝廷貢品。 據《舊唐書●西南蠻傳》載:“東謝蠻婚姻之禮,以牛酒為聘●宴聚則擊銅鼓。”
從中國白酒歷史檔案中,不難找尋到貴州白酒榮耀中國的掌故。
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怒擲酒瓶振國威”的動人故事,至今依舊傳誦不斷。這種被一代又一代貴州美酒承道者,賦予一種名字“醬香”的東方玉液,恰逢是貴州白酒榮耀世界蒸餾白酒美的“中國印記”。
由此,“貴州好山好水出好酒”便有了存續的理由。